我们可以利用教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通过教案,我们能够更好地展示课程的逻辑结构,以下是叁五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童趣音乐教案8篇,供大家参考。
童趣音乐教案篇1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电子琴、打击乐。
教学理念
新课标提出:音乐课应以学生发展为本,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加强音乐实践创作。
表演《四季童趣》
教学基本要求
1.这首带有通俗歌曲风格的少儿歌曲在演唱时要按句听唱与教唱,不要按小节或音节为单位进行学唱,不然效果往往会适得其反。
2.可反复多次听范唱录音带,跟录音哼唱曲调与歌词,在这基础上再随教师的伴奏学唱。演唱时要表现出天真活泼的童趣,可以充分利用教材的插图,引发学生进入角色,注意强弱的力度变化,让学生以发自内心的喜悦唱出对生活的热爱。
3.分组编制回旋曲:
分组编制春、夏、秋、冬四季的情景动作,可以是小品,也可以是造型、舞蹈等。然后与《四季童趣》为主部a,组成回旋曲式:a→春→a→夏→a→秋→a→冬→a。
编创与活动:
编自己的歌
1.这是一个按五声音阶创作4小节短曲的作业,它的要求有两点,即在 的范围内,包含二分、四分、八分音符的组合,因此其范围非常宽,可以是五声中的任何一个调式,节奏变化更是多样无比,课文中例子的羽调式仅仅是一个说明而已。
2.编歌活动强调即兴创作,让学生充分发挥,不要加以限制,符合要求的及时表扬,鼓励学生的创作积极性。
自制乐器:
“碗琴”
1.课前先通知学生每组带五个相同质体的器皿,教师也准备几组器皿,上课时供学生选用。
2.在器皿内注入不同量的水,用棒敲击器皿发出不同音高的声音。要求把五个器皿发出的音高组成do、re、mi、sol、la。
拓展:
1,分组编创春、夏、秋、冬(情景动作)。
2,画一幅自己喜爱的季节图。
3,学生小结:用四种颜色代表四季。
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通过各自的.方式表达了对四季美好景色的赞美,希望你们在今后的生活中去发现更多的大自然的美,拥抱美好的未来。
教学反思
1、 这首曲子曲调比较活泼有趣,比较容易调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兴致比较高。
2、 节奏是这首歌曲学习所要解决的主要难点,教师可以用范唱和强调的方式让学生熟记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3、 教师在教学中要多动脑,设计一些有趣的情景导入让学生更快进入歌曲中的角色。
童趣音乐教案篇2
教学目标:表现少年儿童在四季中天真烂漫的欢乐情景,抒发他们对生活的情趣与热爱。
教学重点:能够完整流畅地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节奏的准确
课型:唱歌综合课
课时:一课时
教具准备:风琴、录音机、多媒体课件、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唱师生问好歌(做手势)。
二、 复习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噢,苏珊娜》。
三、 新课教学 :
1.导入:(师)现在是什么季节?(生答)
一年有哪几个季节?(生答)
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生答)
师:其实,每个季节都挺有趣的,不是吗?请看······
多媒体展示春、夏、秋、冬四季画面(配背景音乐)。
师随画面朗诵:春天,小草吐绿、百花齐放,姹紫嫣红、争奇斗艳,是最富有生机的季节;夏天,骄阳似火,烈日炎炎,可是小朋友们喜欢,因为他们可以游泳、打水仗了;秋天,那可是丰收的季节,满山的红叶、沉甸甸的果实,透出的是丰收的喜悦;冬天,是雪花的世界,白雪皑皑、银妆素裹,别提有多美了。
板书:四季童趣
2、多媒体播放歌曲《四季童趣》,学生聆听,感受歌曲总体情绪。
3、学唱曲谱:
(1)难点节奏及旋律练习
(2)教师范唱旋律,学生轻声跟唱。
(3) 学生跟琴模唱旋律,教师在重点处加以引导。
(4)拍手齐唱旋律。
4、歌词学习:
(1) 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2) 跟录音哼唱歌词;
(3) 跟琴演唱歌词(前奏休止符拍手表示);
(4) 有感情地分甲、乙组演唱歌曲(注意力度记号)。
5、表现歌曲:
(1) 喜欢绘画的同学拿出彩笔、图画本,画出心中最美的季节(四季各选一幅最好的贴在黑板上);
(2) 喜欢舞蹈
的同学可以聚在一起共同创编舞蹈;
(3) 喜欢器乐的同学可利用短暂的时间练习演奏歌曲;
(4) 喜欢声乐的同学可聚在一起探讨怎样表现歌曲。
(时间均为五分钟)
6、各组成果展示。
7、教师小结:
同学们通过各自的方式表达了对四季美好景色的赞美,希望你们在今后的生活中去发现更多的大自然的美,拥抱美好的未来。
童趣音乐教案篇3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区分乐曲《牧童短笛》的两种情绪,找出相似的乐段;
2、能指出竖笛的组成部分,基本掌握正确的吹奏姿势,并吹出声音;
3、能大胆的用歌声,表演等形式表现歌曲《采山》的情绪。
教材重点与难点:
能大胆的用歌声、舞蹈等表现歌曲丰富的情趣;基本掌握正确的吹奏姿势,并吹出声音
教学准备:
光盘、钢琴、竖笛
教学过程:
一、走进山野
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倒过农村吗?谁能跟大伙说说农村是什么样子?学生回答
师:今天老师带大伙到农村去看看,体验山野的美景和他们的生活。
二、山野寻乐
(1)导:引入歌曲《采山》
师;山野的空气新鲜,到山野去玩可能更有趣。
(2)即兴位歌曲伴奏
学生随《采山》音乐用身体动作伴奏
感受书山旋律的欢快情绪及典型的节奏型
(3)随乐动一动
学生想像雨中采蘑菇、采木耳、采山菜等情景,引出歌词。
随乐用舞蹈表演歌曲中的情境,并体验采山时的快乐,熟悉歌曲的旋律。
(4)朗读歌词
跟师独儿歌(边做动作边读词)
在读歌词中体现“乐”的情绪
(5)听赏歌曲
听范唱,看 mtv
感受歌曲的甜美与快乐
(6)学唱旋律、歌词
跟琴用 lu 或 la 等母音视唱旋律(学生带着音乐现象唱)
跟琴视唱歌词
( 7 )演唱歌曲
可分师生对唱,表演唱等多种形式。
( 8 )创编歌词
学生创编歌词,寻找采山时的更多乐趣,并采用自己喜欢的形式予以表现
三、欣赏《牧童短笛》
(1)创设情境(一)牧童骑牛
师:听有一位牧童骑着牛儿,悠闲地吹着笛子,从这段音乐中你能猜出他放牛的心情吗?
这首钢琴曲模仿的是那种乐器的音色?
学生欣赏《牧童短笛》第一段
感受乐曲的旋律和情绪
板书:圆润、舒缓的波浪线
跳跃、起伏较大的波浪线
学生选择 谈一谈为什么?学生可以表现牧童当时的心情等
(一段的情绪,并描绘音乐所表现的场景及牧童骑牛吹笛的心情)
学生在书上涂上颜色(第一段)
(2)创设情境(二)牧童嬉牛
a、学生听《牧童短笛》第二段
选择哪一种节奏声波线,为什么?
b、即兴表现第二段的欢快音乐,体验愉悦的心情。
c、(第二段呈现的是牧童与牛嬉闹的场面,学生用肢体语言、表情等多种表现形式表演)
较第一、二段的情绪,并为第二段选颜色(鲜艳、明快的色彩)
(3)情境(三)牧童回家
a、静听《牧童短笛》第三段
b、想想与那一段音乐相似,并随乐哼唱
5、 引导学生选旋律线与相似的颜色
四、课堂小结学生回家后画一幅《牧童短笛》中的一个场景。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继续体会《牧童短笛》,让学生图会牧童的生活情绪
2、学习歌曲《捉泥鳅》,能用活泼、轻快的情绪演唱。
3、认识竖笛、了解其结构,并掌握演奏的姿势、试着吹出声音。
教学重点与难点:
体会《牧童短笛》的音乐;认识竖笛,并吹出音乐“ 1 ”
教学准备:
光盘、钢琴、竖笛
教学过程:
一、组织上课
二、再次体会《牧童短笛》音乐
学生欣赏全曲,然后学生模仿牧童吹笛的声音。
三、认识竖笛
(1)师:刚才同学们用声音模仿了笛声,但怎么说也难真像,不妨要牧童来教一教我们,欣赏一段笛子的音乐。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新伙伴竖笛
竖笛的构造:
吹口 笛头 笛身 笛尾
第六孔 第五孔 第四孔
第三孔 第二孔 第一孔
左手在上方,右手在下方,用手尖按住孔
(2)尝试着吹响竖笛
以小组为单位探究如何才能将竖笛吹出美妙死亡音色,用“1”为准。培养学生正确的吹奏姿势,学习正确的呼吸方法(学生自己小结那种方法好)
教师小结
(3)听《牧童短笛》学生随音乐模仿牧童吹奏的样子一起吹奏竖笛,手指的节奏,形态等动作的模仿。
四、活动:去田野
(1)导:我们导山上去采了蘑菇、木耳、鲜花,还学会了小牧童放牛和骑在牛背上的形态,现在我们要到田间去,看看农村的小朋友他们在做什么?
学生欣赏《捉泥鳅》
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2)学生欣赏,并根据歌词表演内容
掌握歌词所表现的内容,熟悉歌词,体验捉泥鳅的乐趣。
(3)学唱歌曲
学生随音乐唱歌曲
注意歌谱、歌词对好
音准
1=c 4/4
2 2 12 2 5 ︱ 5 3 32 3 - ︱ 6 6 5 6 5 3 ︱ 4 44 3 2 3 - ︱
天 边的 稀泥 里, 到处是泥 鳅。 今 天我 等着你, 等着你 捉泥 鳅。
“2” “4”在着两句中容易出现音准的问题,要求学生模唱
(4)学生表演唱
在学生掌握歌曲后,学生一边表演,一边歌唱,体会歌曲的情感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一单元我们去郊外感受了雨前山野的美,雨中山野的乐趣,同时欣赏了牧童吹笛的笛声,并学习了竖笛的结构,最后我们还去了田间,体会了小朋友捉泥鳅的快乐,农村生活太有趣了。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将有更多的机会去体验不同的音乐。
童趣音乐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欣赏歌曲,感受歌曲力度的变化。
2、尝试用打击乐器表现歌曲。
活动重点:欣赏歌曲,感受歌曲力度的变化,尝试用打击乐器表现歌曲。
活动难点:欣赏歌曲,感受歌曲力度的变化,尝试用打击乐器表现歌曲。
活动准备:
1、课件。
2、各种打击乐器。
活动过程:
一、引入
1、教师:一年四季,你喜欢哪个季节?说一说自己的理由。
2、教师:不同的季节都有一些好玩的游戏,你们知道有哪些吗?
3、教师播放课件中的春、夏、秋、冬,让幼儿通过课件,形象地感受不同季节中有特色的游戏活动。
二、欣赏歌曲
1、教师播放课件,幼儿看课件,整体欣赏这首歌曲。
2、教师:听一听,这首歌曲里面是怎么描绘春夏秋冬的?可以分别做哪些事情?这些事情你又做过吗?
三、表演歌曲
1、教师再次播放课件,幼儿看课件,整体欣赏这首歌曲。
2、教师再次播放课件,幼儿跟着音乐尝试用打击乐器表演歌曲。
3、难点节奏和旋律的地方,注意休止符和切分音,教师利用打击乐器重点练习。
4、教师可引导幼儿创编舞蹈动作来表现歌曲。
童趣音乐教案篇5
学习目标:
1、感受歌曲中所描绘的欢乐情景,激发学生对生活的情趣与热爱。
2、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四季童趣》,并体会歌曲所描绘四季美丽的景色和童年乐趣。
教学重点:能够完整流畅地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节奏的准确和休止符的停顿
课型:音乐综合课
课时:一课时
教具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打击乐器等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问好歌)
二、激趣导入
1、师弹奏《春天在哪里》,生跟唱;
2、说四季;(问歌曲表现的是哪个季节?问一年有几个季节?)
3、那如果让你们用颜色来表现这四个季节,你会用什么颜色呢?
(春天:绿色,万物复苏,最富有生机的季节;夏天:红色,烈日炎炎;秋天:黄色,丰收的季节;冬天:白色,寒冷,雪花的世界。)
4、说的真不错,那在这四个季节中同学们最喜欢哪个季节呢?为什么?
a、喜欢冬季可以堆雪人,打雪仗
b、喜欢夏季游泳,穿漂亮的花裙子。放暑假旅游。
c、喜欢春季万物复苏,小树发芽了,草绿了,花开了。
d、喜欢秋季秋季是丰收的季节,各种蔬菜、水果大丰收,金色的秋天很美。
5、同学们,你们都会在自己喜欢的季节里做些什么呢?能用动作表现出来吗?
三、学习歌曲
1、看来,四季给大家带来了许多乐趣,今天彭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歌曲,就叫《四季童趣》,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歌曲中的小朋友都在四季中做什么?
春天→放风筝夏天→小河湾,抓螃蟹
秋天→长竹杆,打枣摘苹果冬天→雪撬板去滑雪
2、同学们听的很认真,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歌曲。
3、学唱歌曲
(1)先跟老师把歌词读一读。(按节奏带读歌词)
(2)师范唱,注意前奏与间奏,还有歌曲中有哪些力度记号?
(3)分句跟琴唱。
(4)跟着教师的范唱完整的演唱歌曲。
(5)学生自主的完整的.演唱全曲。
(6)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5、轮唱(把学生分成“春、夏、秋、冬”四个组。分组轮唱。)
6、教师组织学生合作表演:
四组同学表演四个不同的季节,教师和其它的同学们演唱歌曲。
四、拓展。(表现歌曲)
1、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歌曲意境。老师提供给孩子四个方案:a喜欢绘画的同学拿出彩笔、图画本,画出心中最美的季节(四季各选一幅的贴在黑板上);b喜欢舞蹈的同学可以聚在一起共同创编舞蹈;c喜欢器乐的同学可利用短暂的时间练习演奏歌曲;d喜欢声乐的同学可聚在一起探讨怎样表现歌曲。同时,鼓励孩子采用其它方式表现歌曲意境。2、在充分地准备之后,各组成果展示。3、教师做小结:小朋友通过各自的方式表达了对四季美好景色的赞美,希望你们在今后的生活中去发现更多的大自然的美,拥抱美好的未来。
五、总结
1、师:四季是大自然馈赠给我们的礼物,每个季节都各有特色,今天我们学习了一首充满童趣的歌,这首歌让我们感受到四季不同的美,也让老师想到了童年时代的快乐时光。纯真的童心是最可贵的,愿同学们能在今后的生活中去发现更多大自然的美。我们这节课就上到这里,请同学们在四季童趣的歌声中有秩序的回班级。(听音乐律动出教室)
童趣音乐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用轻快而甜美的声音表达歌曲,感受歌曲
中在四季中天真烂漫的欢乐情景,激发学生对生活的情趣与热爱。
2、过程与方法:通过情景创设学习歌曲,激发音乐情感,体会歌曲所描绘
四季美丽的景色和童年乐趣,能运用自己的动作来表达歌曲意境。
3、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准确感受节拍(休止符),能与同学合作初步感知
二声部声响。
教学难点:节奏的准确和休止符的停顿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新授
1、谜语引入(媒体出示谜语)
师:上课之前老师献给大家猜个谜语:有个伙伴真奇怪,每年忙着转不完。转得大地变新颜,转得人们换新衣。聪明的你们能告诉我这个朋友是谁?(出示“四季”)
2、孩子们,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
3、请同学们各抒己见说一说你喜欢的季节,为什么?
师:其实,每个季节都挺有趣的,不是吗?请看······多媒体展示春、夏、秋、冬四季画面(配背景音乐四季童趣伴奏)。
师导入:春夏秋冬是那么多姿多彩,其实春夏秋冬里还有许多童年的趣事
呢!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到春夏秋冬里去寻找四季的童趣。(出示“童趣”)
师:(初听歌曲)请欣赏歌曲《四季童趣》。欣赏后告诉大家,歌曲当中有
哪些童年趣事,边听边用你的动作或者表情来告诉大家。
生:放风筝。。。。。河边嬉戏。。。。。摘果子。。。。。。玩雪橇。。。。(依次播放四幅图片)
师:看着这些孩子们玩的那么开心,我们也跟着他们开心的拍手再体会一下童年的快乐吧!(听歌曲第二遍,学生拍手伴奏)
师:看起来大家听得很开心,谁能用四个表示温度的词来说说对对应的四,(温暖的春天、炎热的夏天、凉爽的秋天、寒冷的冬天)说的真好,不如我们一起来学学这首歌?
生:。。。。。
师:请大家翻开书p,首先请同学们自己看看曲谱,边听边试唱一下,看
有哪些节奏是你觉得难唱准的,圈起来告诉老师。(播放歌曲)
童趣音乐教案篇7
教学目标
一、通过学习歌曲,熟悉带有十六分音符及带有附带音符的节奏,并且能够准确的读出歌曲的前四小节节奏。
二、通过演唱,熟悉北京儿歌的风格。提高学生吐字、咬字的能力。
三、利用拍手游戏、鼓励学生开动脑筋创编各种拍击动作,提高创编能力。
教学重难点
一、完整的演唱歌曲
二、第四与第五小节之间的衔接,要注意音高的准确性
教具准备
电子琴、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感受歌曲
学习歌曲
1、随音乐律动
2、师生问好
1、教师演奏歌曲旋律,学生随音乐自由创编动作。
2、教师用不同的速度、不同的乐器音色来演奏这首乐曲。要求学生用不同的动作表现出每一遍之间不同的情绪。(表演后提问、并请学生回答)
1、教师用打击乐器演奏歌曲的前四小节节奏,请学生模仿。
2、请学生用不同于教师的身体部位来演奏这段节奏。
3、欣赏歌曲。要求学生记住歌曲的名字。 学生在随音乐律动的过程中可以放松自己,将自己完全的融入到音乐当中来。
熟悉歌曲的旋律,为下面将要进行的歌曲教学做铺垫。通过模仿,提高学生对节奏的记忆能力提高学生的肢体协调能力。对每一次聆听都应该提具体明确的要求。
4、教师板书课题,并且介绍歌曲风格(说唱风格)以及歌曲名称的含义。
5、再次聆听歌曲。记住前四小节说的歌词是什么。欣赏后,教师要提问。并且会要求学生反复的配合肢体语言说出这些歌词。
6、 请学生随范唱轻声学唱歌曲(教师注意学生在演唱时出现的问题,采用灵活的方法加以纠正)
7、 难点:第五小节的第一个音,学生很难唱准。
(前面说的部分一定要固定音高,把音固定在2 上,这样后面的3就容易找了)
1、学生边演唱歌曲,边玩打花巴掌的游戏。(可以改变拍手的节奏,对音乐游戏进行改编)
2、部分分学生进行表演。(注意两人之间的配合及与乐曲节奏之间的配合)
经过几次聆听之后,学生对于歌曲已经基本上掌握了。这就使得接下来的演唱对于学生来讲变的比较容易。让学生明白,我们在说话的时候也有音的高低变化。和歌曲的演唱有很多相通的地方。利用游戏法巩固歌曲,符合学生年龄特点。
童趣音乐教案篇8
教学目的:
1、通过聆听和表演,体验与本课主题“童趣”相关的音乐内容。感受表现不同的音乐情绪。
2、能在音乐实践中编创适当的歌词。
3、能准确地按节奏拍击,边唱歌边做拍手游戏。
教学重点:
学唱《打花巴掌》《蜗牛与黄鹂鸟》
教学难点:
感受音乐情绪教学方法:动感教学法教具准备:钢琴,多媒体课时安排: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聆听《玩具交响曲》、聆听《出发》。
教学过程:
一、聆听《玩具交响曲》
1导入师:“小朋友们有没有自己喜欢的玩具?”
师:“今天我们就来听一首关于玩具的歌”[出示《玩具交响曲》音乐]
2引导学生体会活泼有趣快乐的音乐情绪。
3复听乐曲,试着让学生说出音乐中有哪些特殊的声音,在听到乐曲中模仿小鸟的声音用手势表示出来。
4、听音乐做自己喜欢的动作,表演或模仿敲击某种乐器。
二、聆听《出发》
1导入师:看到小狗拉着雪橇你想到什么?[出示《出发》图文]
2初听音乐提示:音乐中描绘的小朋友是怎么出发的?你仿佛听到什么?
3复听时,学生随乐曲进行表演。
三、课堂小结
第二课
教学内容:学唱《打花巴掌》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学习新课《打花巴掌》
1、出示节奏:×××××│×××│×.×××│×
2、学生自由讨论后读出节奏。
3、学唱《打花巴掌》
a、导入师:“小朋友们有没有玩过拍手游戏”师:“北京的小朋友在玩拍手游戏时还能拍出各种各样的鲜花,你们听听”[出示《打花巴掌》音乐]
b、提问:他们都拍出什么花?
c、通过听唱法学唱歌曲。
d、歌曲基本学会后做拍手游戏。学生听音乐《打花巴掌》,教师提示这首歌的儿歌部分两人一组互相击掌。儿歌部分即兴表演。
e、分组创作新歌词,相互演唱、评议。
4、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a、请学生听音乐《打花巴掌》歌曲部分,边听边讨论(4组分别拿一件乐器)怎样用打击乐器为歌曲部分伴奏。
b、4个组分别用四件打击乐器伴奏后再合奏。
三、课堂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蜗牛与黄鹂鸟》。
2、学习节奏0x0x∣0xx‖为歌曲伴奏。
3、创编活动。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师:“小朋友们有没有看见过蜗牛”[出示蜗牛图]同学们见过黄鹂鸟吗?老师这里也有一个黄鹂鸟的图片(出示图片课件),下面老师要给同学们讲一个发生在蜗牛和黄鹂鸟之间的故事:冬冬家门前有一棵葡萄树,春天葡萄树刚长出嫩绿的叶芽,一只蜗牛背着它那重重的壳就开始从树低下慢慢的'往上爬,这时正好被站在树枝上的两只黄鹂鸟看见了,它们俩在那里嘻嘻哈哈的笑蜗牛,“蜗牛兄弟,葡萄成熟还早着呢,你这么急着就想吃葡萄了!哈哈……”蜗牛抬头看了看黄鹂鸟说:“这有什么好笑的呀,等我爬上葡萄架上的时候,葡萄不就成熟罗!”黄鹂鸟听了摇摇头飞走了。
二、学唱歌曲有位叔叔把这个故事编成了一首歌曲,歌名叫《蜗牛与黄鹂鸟》让我们来听听。(放课件vcd)(边听边带着学生摇摇身体,摆摆头,感受音乐的美感。)同学们一定觉得这首歌曲很好听吧!(生:是)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学唱这首歌曲吧。
1、再次听唱,要求同学们带上表情来听唱(从学生中找出一个表情好的同学做示范。)
2、跟老师的钢琴唱,从学生的声音、音准、吐字、表情等方面出发,使学生能得到提高。
3、让同学们站起来声情并茂的演唱一次,同学们也可随着音乐做律动。
三、学习节奏型为歌曲伴奏1、老师这里有两个节奏型(出示课件)
1:oxox|oxx‖
2:xxxxx|xxxxx‖老师示范拍节奏
2、同学们讨论一下,哪条节奏型更象蜗牛爬行的样子,等一下我们就用它为歌曲伴奏(学生讨论并回答)。
3、练习节奏听歌曲为歌曲伴奏两遍,同学们可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老师作指导。
四、创编活动师:这首歌曲不但内容有趣,旋律轻快、活泼,而且也是一幅非常美丽的画面,同学们能不能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现这首歌。比如,喜欢表演的同学们可以为这首歌曲设计舞蹈动作,或者邀上你的几个朋友,一起来创编这首歌曲的情境,如有的可以扮葡萄树,有的可以扮黄鹂鸟,还可以扮蜗牛,进行情景表演,你如果有别的想法也可以。需要头饰的同学到我这里来拿,现在大家开始动手吧!(老师巡视)。
1、鼓励他们活动,尽可能让大家都参与活动.
2、对学生进行指导.
3、学生展示舞蹈和情景表演的同学谁先来表演给大家欣赏一下,同学学们看完后说说他们的表演怎么样,有哪些精彩的地方,还有哪些不足的地方,如果你帮他改改,你会怎样改,发表一下你的宝贵意见。
4、相互评价
五、德育渗透师:同学们,我们通过学习这首歌曲,你能从蜗牛和黄鹂鸟身上分别学到一些什么?(鼓励学生畅所欲言,注意学生回答问题的完整性。)
六、课堂小结:师:今天很高兴听到同学们美妙动听的歌声,看到你们精彩的表演和非常富有创
意的绘画,同时,通过学唱歌曲使我们懂得了不能象黄鹂鸟那样自以为是、以自己的长处取笑别人的短处,和在生活中要学习蜗牛不畏艰难,对奋斗目标执着追求的顽强精神。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 听音乐教案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