叁五范文网 >学习心得

管理10戒读后感6篇

betray 分享

看完书之后我们的内心总会有很多的见解,记得写进读后感哦,读后感不是照抄原文是自己对书上内容的理解,叁五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管理10戒读后感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管理10戒读后感6篇

管理10戒读后感篇1

通过学习这本书我获益匪浅,一个人不仅仅要有能力,更要有让人服从你的能力,这个能力则是管理。管理学教材的作者斯蒂芬.p.罗宾斯指出:管理是通过别人或者和别人一起使活动完成得更有效的过程。这本《管理的常识》主要从沟通、激励、领导、决策、计划执行等方面讲述如何能成为一位优秀的管理者。

一、发现才干,因才适应。

每一个人都有优点和弱点,而我们不要把注意力只集中在改变人的弱点上,应该发现他们的优点并使其发挥到最好。通过制定管理制度和规范来限制人的不良倾向,又通过培训来教人掌握各种技能。但要知道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他不可能将所有的事情都完成。所以与其把时间精力用于改造一个人,还不如顺应人的天性,尊重人与人天性的差异,让其发挥各自独特的优势,让合适的人才在合适的岗位上工作,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二、目标明确,与之沟通

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就没有方向,目标不一定要多远大,只要够明确就可以了。把一个大目标分化成一个个小目标,一个一个的去完成,那样可以激发员工的兴趣,从而工作更加有效率。完成目标后会有一定的成就感,而使员工更加积极的去完成其他的目标。所以目标必须存在的。是可以衡量的,是可以判断的。

管人重在沟通,沟通可以消除隔阂,沟通可以激发积极性,沟通可以提高效率。沃尔玛公司总裁沃尔顿曾说过:“如果必须将管理体制浓缩成一种思想,那就是沟通。”只有通过沟通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沟通去传递信息,增进相互交流,了解真实情况。如果你不与员工沟通,又怎么能发现其中是否有什么问题?没有发现又如何来解决?

三、化解问题,培养干将

无论是哪里有存在着不同的问题,而这些问题正是需要我们灵活化解的。就比如同事之间的冲突问题,你要怎么办?你能怎么做?这些都是有一定的技巧:暗中解决矛盾,原则和灵活相结合,有些矛盾不解决比解决好,不是工作矛盾不要轻易介入,对恶意制造矛盾者绝不手软。

对于企业管理者来说,重视发现和选拔人才相当重要,同时在发现和选拔人才后的人才培养和管理也相当重要。任何事情都不是只要有一个人去做就可以了,所以这就需要培养出干将,让有才能的人发挥出他的才能。

管理10戒读后感篇2

假期里,读了王晓春的《教育智慧从哪里来》这本书,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和思考。尤其是第一部分,教师问题。文中的一篇篇案例就好像是实实在在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是我们每天工作的写照。读过这本书后,我最大的体会和收获就是,教师除了要有“爱的能力”之外,还要有学习和研究的能力,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很长一段时间,社会呼吁我们教育群体要爱学生。尤其是体罚和变相体罚的现象一出现,对学生造成伤害以后,媒体的报道更是让社会质疑教育者的爱心。我们每一位做教师的,扪心自问,没有谁会觉得自己对不起孩子,我们都是真心真意地爱着我们的学生。但是为什么还会对教育者有质疑的声音呢?在读了这本书之后,似乎找到了答案。我们的教育中并不是缺少爱,而是缺少“爱的方法”。所以,我们爱的很累。总觉得对学生付出了那么多,却没有什么回报,却不见学生有明显的进步。因此,我们的爱就显得苍白无力了。

细细反思我们的教育,有时候我们认为自己已经了解了所教学科的课程标准,已经掌握了很好的教学方法,对教材把握的也比较准确,能较好地组织课堂教学,还能全心全意地爱学生,以为这样就能做一名好老师了。其实不然。怎样才能让智慧与爱并存,让我们的教育生动而有意义呢?我想,我们要学习和研究的内容其实还有很多。因为我们面对的儿童,他们每天都在身体上、心理上和思想上发生着各种各样的变化。所以,我们只靠自己积累的那些“经验”,现在看来,已经远远不够了。那么,我们就要不断地充实自己,让自己学会智慧的爱。那么教育智慧来自于哪里呢?我想这种智慧应该来自于渊博的学识,来自于对教育和课程的理解,来自于娴熟的教学技能,来自于对学生的了解程度等等多个方面。当下的教育,所谓的“经验”已经不再是最重要的,我认为要从多方面丰富自己,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才是最为重要的。那样我们才能成长为一名名符其实,高素质的优秀教师。

管理10戒读后感篇3

?管理的实践》是德鲁克先生在1954年写成的一本具有经典意义的管理学着作,是"第一本"将管理视为整体的管理书籍,今天读来依然感到耳目一新,深受启发,受益匪浅。该书自问世50余年来,一直颇受众多读者的追捧,影响了全世界无数经理人和管理学者,不愧为一部"管理的圣经",难怪有人说"如果只读一个管理作者,那就读德鲁克;如果只读一本管理着作,那就读《管理的实践》"。

刚拿到这本书时还有些不以为然,觉得半个世纪以前写的管理书籍还能有什么新意和深奥的地方,即使有也早已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褪色了。然而,当我仔细阅读完之后,才发现自己是多么的肤浅。的确,在今天看来它的内容并不深奥,但在50多年前,能够对管理有如此深刻理解和认知的人是多么的了不起。一般的管理"大师",大多专注于管理的某一领域,比如战略、营销、人力资源等,而只有德鲁克先生视社会和企业为一个有机整体,从而系统、全面的来看待管理,可以说字里行间闪烁着作者深邃的思想和智慧的光芒,真不愧为"管理的教父"、"大师中的大师"。正是《管理的实践》一书的出版,使管理真正成为了一门学科。当代仍在流行的许多管理思想和实践都可以从这本书中找到根源,比如:目标管理、参与管理、知识员工管理、客户导向的营销、业绩考核、职业生涯管理、事业部制分权管理、企业文化、自我管理团队等等,即使近些年非常流行的平衡记分卡,也可以在该书中的论述中找到源头。

因篇幅所限,简单罗列一下自己感受较深的几点主要体会,与大家共享。

1、管理的本质: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衡量和检验管理的唯一权威是绩效和成果。"企业管理层只能以所创造的经济成果来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权威。"

2、管理者的职责:管理者和员工在本质上没有差别,只有责任上的差别。管理者除了完成其责任所必须拥有的职权外,没有任何别的权力。"如果一个企业未能取得应有的绩效,我们完全有理由去更换一名新的总裁,而不是去辞退员工。"

3、企业的目的:创造顾客。顾客是企业的基石,是企业存活的命脉。因此我们必须以顾客为尊,首先要搞清楚"谁是我们的顾客(包括潜在顾客)?"、 "这些顾客在哪里?"、"他们如何购买产品和服务?"、"如何才能接触到这些顾客?"其次,要了解"顾客的需求是什么?"、"顾客购买的是什么?"、"顾客心目中的价值究竟是什么?"。

4、企业的两个基本职能:营销和创新。营销不仅仅是销售部和市场部的事情,所有部门甚至每一个员工都对营销负有责任。企业要提供更好更多的产品和服务,必须不断的创新。同样,创新发生在企业的所有领域、所有部门和所有活动中。

5、目标管理:企业要进行有效的管理,必须在关键领域设定绩效和成果目标。每一位管理者都需要有明确的目标,而且必须在目标中列出应达到的可衡量的绩效,这些目标必须以达到企业整体目标为目标,还要在经营成果与实现信念之间求取平衡、在当前与未来之间求取平衡。

6、管理者的工作:管理者必须为企业的最终成果负责并有所贡献,因此他们的工作范围和职权应尽可能宽泛,凡是不能明确排除在外的事务都应该视为管理者的职责。

7、培养管理者:无论是培养管理者还是选拔人才,不应事先把目标盯在少数人身上,而应面向所有的人,也就是要"赛马"而不是"相马"。要尽可能使每一位员工都成为管理者,只有当每个员工都成为管理者时,企业人才才能正常接替,员工绩效才能最大发挥。另外,培养人是一个动态的工作,必须面向未来,为了达到企业明天的目标。

8、企业规模:企业不一定需要壮大,但必须不断进步,持续发展,变得更好。规模太小肯定不行,但规模太大也会带来一系列问题。

9、人力资源:人力资源不同于一般的资源。一般的资源只能被利用,而且不可再生;人力资源作为一种特殊资源,只有"人力"能为企业所"使用",而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惟有这个人本身才能充分自我利用,发挥所长。因此,管理者不要试图去"管"人,而是要设法鼓励、激励和引导人,使员工有成就感。当然,员工也必须有责任感,必须以企业的目标为努力方向。

10、员工激励:管理层的主要任务是激发员工的工作动机和参与感,唤起他们的工作欲望。激励员工的唯一有效方法是加强员工的责任感,而非满意度。

11、领导力:领导力需要看个人资质,也需要看态度和品质。因为"管理者不只通过知识、能力和技巧来领导员工,同时也通过愿景、勇气、责任感和诚实正直的品格来领导。"

12、企业文化:好的企业文化能唤醒员工内在的激情与奉献精神。好的文化必须让个人的长处有充分的发挥空间,肯定和奖励卓越的表现,让个人的卓越表现对组织其他成员产生建设性的贡献。企业文化的目的,不在于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而在于凝聚共同的愿景和一致的努力方向,使组织具有高绩效,且通过良好的工作绩效给员工带来满足感和成就感。

13、企业的社会责任:企业是社会的"器官",一个健康的企业不可能在一个病态的社会中生存和发展。企业在管理过程中,必须把社会利益变成企业的自身利益。管理者必须将这一基本信念落实到每一个决策和行为之中。这是管理者最最重要的终极责任。而管理的终极之善是改变他人的生活。

管理10戒读后感篇4

最近读了《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书。这本管理类的书并没有很难懂的概念,也非常的接地气,讲的都是我们工作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

首先卓有成效是可以学会的。卓有成效并没有想象中那样高不可攀,每个管理者只要肯学,都能学会。

第二掌握自己的时间。对于管理者来说时间总是不够的,如何管理好自己的时间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要管理自己的时间,首先要记录时间,了解时间都用到了哪里,哪些事情是不必要做的,哪些事情是可以消除的。然后是如何管理时间,将自由时间尽量集中起来,来做几件重要的事情。最后,消除浪费时间的事项。只参加必要的会议,只做必要和重要的事情。

第三是管理者的贡献。管理者应更多考虑能为组织贡献什么,而不是拥有多少职权。重视对成果的贡献,明确自己能做到的事情。

第四是要发挥人的长处。管理者要能充分利用自己的长处、上司的长处、同事的长处或下属的长处。要注重能做什么,而不要只盯着缺点。在岗位的设置上,也要能充分发挥员工的长处,利用长处,共同完成任务。

第五是要事优先。因为管理者的时间有限,因此在有限的时间里更应该将要事排在其他事情之前,一次只做一件事,把事情做好。

第六是决策的要素。有效的管理者不做太多的决策,他们所做的都是重大的决策。他们重视的是分辨什么问题是例行性的,什么问题是策略性的,而不重视“解决问题”。

第七是有效的决策。管理者有效的决策,来自于多种不同而且互相冲突的见解中产生,而不仅仅只有一种方案。有效的决策才是真正需要的决策。

最后管理者的工作必须要卓有成效,而管理者也必须学会卓有成效。

其中我对会议的描述颇有感触。确实我们在工作中会参加各种各样的会议,有些会议并不需要那么多人参加,但出于一些原因,往往会要求很多不相关的人列席,其实这就是一种时间浪费。如何改善这种浪费,也是对管理者时间的一种释放。管理者要学会对自己时间进行有效的管理,才能不断完成真正的要事。

管理10戒读后感篇5

今天开始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总共150多页,计划2周内看完。

虽然每个人都不一定可以成为管理者,但也学会要一些管理方法,管理好自己的工作、生活、乃至人生。

其实管理自己,同时也是在管理其他人。因为每个人都存在于环境中,在做自我管理时,必须抽出一部分精力管理个人与其、他人的关系。

管理自身相对简单,只要按照自己的计划执行就好。但是每个人都要处理的人际关系,很多时候,正是人际关系影响了我们计划好的事情,如果管理不好人际关系,那也就没法管理好自己。

管理自己就是要从不断实践开始。

读了再多的文章,所有的理论都是在你脑海中而已。不具体实践,就无法验证这些理论对自身的有效性。

很多人其实就是这样,自以为看了很多书、懂得很多理论,交谈的时候口若悬河,实际操作却漏洞百出。完全的纸上谈兵。

管理10戒读后感篇6

目前,在国内企业当中盛行着一种历史继承下来的文化劣根性,那就是‘结果导向’,我们并不是说结果导向这句话有问题,也不是说关注结果不对,事实往往是这样的,领导关注的是结果,而非成果,是结果而非过程。其实从辩证的角度去看,失败的结果和没有绩效的结果,其缘由都是因为过程的控制和管理失误造成的。而当今的领导们、管理者们,在面对这个问题时,往往将责任归咎到下属身上,领导不承担责任,管理者也不承担责任,最后的结果是:失败是理所当然的,国家和企业都成了失败的最后买单人。那么谁应该对成果负责,我可以告诉大家,管理者对成果和绩效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企业的管理者对企业的成果和绩效负责,国家机构的管理者对国家的成果和绩效负责,那么谁是企业和国家的管理者呢?只要是在本职岗位上发挥出自己的长处,并产生了外部环境满意的成果和绩效,无论他职位多么低下,都是一个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只要是管理者,无论身处何位,都必须卓有成效。我们非常清楚,中华历史文化经过了5000年,历史传承下来了伟大灿烂的文化,但也孕育出我们认为目前国家及企业的文化劣根性:浮躁、投机取巧、思想僵化,这看似微不足道的几个小问题,其实足以影响中国未来的企业发展根基。我们有值得国际社会尊重的企业吗?费尔先生通过长期的卓有成效的企业治理(主要是四个方面),给美国人留下了一个让世界尊敬的企业—贝尔公司,然而我们的企业呢,1900年以后成立的企业,有几家健在?是王守义十三香,还是国窖1573?

作为一个卓有成效的管理者,首先应该考虑的是:我能做什么?我所能创造的成果是什么?而不是我不能做什么,我不能创造什么成果。反之,考虑用人时,应该着眼于机会而不是问题,一个有效的管理者在用人时考虑的是一个面,而不是一个点,要卓有成效就一定要充分发挥自己、上司、同事、下属等的长处,而不是别人的短处,只要是这种短处和不足不对成果产生影响,则可以不考虑这种不足。

中国企业的管理者大多都很浮躁,我们就拿企业内训来说,这是一个企业必须长期坚持做下去的工作,对培养企业后备干部和树立企业管理正向价值观有着非党巨大的价值,然而在很多企业里,这项开支被认为是浪费公司财物的一项工作而被抹去。还有就是企业管理标准化的`问题,在目前国内企业,还没有哪家企业敢说,自身在企业标准化建设与管理方面达到世界同行业的水平和高度。类似以上两个重大的问题还很多,都被中国的很多企业家甚至管理者给否了。这不能不说是中国企业在管理方面的悲哀;浮躁就像阿喀琉斯之踵无形的长在中国企业的腿上,侵蚀着企业的机体、荼毒着企业的环境、摧毁着国家的根基。所以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必须杜绝浮躁的习气,并坚持因事用人的原则。

要成为一个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必须首先在思想上具备以下5个方面的素质

1、要使工作卓有成效首先必须对自己的时间进行分析和管理;包括整理时间、管理时间、统一安排时间。

2、卓有成效的管理者重视贡献,包括自己和他人的贡献,他所追求的管理是:如果管理不能产生成果和贡献,管理就是失败的;如果客户对生产出来的产品或服务的价值不认同,管理者所提供的管理就是失败的。如果管理者不能培养他人,发展自我,他所提供的管理也是失败的。有效的管理者对成果负责,而不是结果,并不是完成了工作就完了,而是要达到成果和绩效的要求,简而言之,就是内部的贡献和价值要被外部环境所认同和接受。

3、充分发挥自己和他人的长处;这是管理者在用人时首要考虑的问题,着眼于长处而非短处,有效的管理者必须时刻问自己,他能做什么?他的能贡献什么?他适合其他岗位吗?

4、要事优先原则,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在处理工作时会分出事件的轻重缓急,并会针对事件进行适当的分类和排序,因为他们非常清楚,自己不是天才,能同时处理好两件甚至几件重要的事件的人屈指可数,所以,他们会着眼于一件重要的事情,并脚踏实地的把他们做好,然后再进行第二件要事。这样组织的成果和绩效才能出来。

5、有效的决策,卓有成效的管理者都非常清楚,他们随时都会面临着决策,决策是每个管理者面对的工作,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所做的决策一般都是重大决策,所以决策的信息、要素、环境、内容、风险等都是决策所要考虑的因素。决策必然使之有效!

我们一直在谈mbo,以目标为导向,以人为中心,以成果为标准,目标管理的根基必须是脚踏实地,兢兢业业,而不是投机取巧,很多时候,我们都非常崇拜一个知识渊博的专家和学者,总是认为他们必定卓有成效,然后事实证明,最没有成效的往往就是这些人,因为从知识—成果是要经过一个转化过程的,这个过程也可以叫做一个系统工程,断然不是投机取巧就能够做好的。人们的认知给这些人套上了光环,其结果,卓有成效变成了无效,浪费了企业宝贵的资源而没有实际的成果。所以企业和岗位都不需要天才,有效的管理者如果能让平凡的人做出不平凡的事,他的工作一定是卓有成效的。

如果我们沿用中国目前这种教育体制下造就的管理者,其创造力肯定在大学时代已经全部剥夺了。剩下的只有‘思想僵化’,作为一个有效的管理者,思想僵化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它会束缚你的管理,近而蚕食你的成果。如果思想僵化,你很难做到卓有成效,思想僵化最显着的体现是拒绝改变与创新,固步自封,缺乏团队的横向沟通与合作,凡事只重视表面,而不尊重本质。思想僵化是卓有成效的死敌,两者不能存在于一个有机的组织体系当中。思想僵化有时往往会伪装成‘重视原则’,作为一个有效的管理者一定要识别出这种伪造的思想和作风。

德鲁克先生与郎咸平教授对我的影响很深,他们虽然各自在不同的领域,但有一点是相通的,那就是管理的有效性问题,过去人们总是追求卓尔不凡,我的理解是,卓越如果是由平凡的人创造出来的,那才是管理的最高境界。过去我们总是纠葛在管理的细枝末节,总是觉得每天很忙碌,但实际绩效却平平,那都是因为没有仔细地最自己的岗位和工作的有效性进行总结和反思造成的。比如,你学会记录时间吗?你坚持每天将每个时段做的事情进行记录了吗?你分析过这些时段所做的工作那些是有效,那些是无效吗?你学会管理时间吗?你学会删除无效的事件,然后将整理出来的时间进行管理吗?每个人的精力和时间都是非常有限的,你学会将重要的事件用一整块时间去处理吗?人最难管理的就是自己的时间,特别是管理者,要想卓有成效,就必须对时间进行分析和管理。

这个时代注定不会产生伟大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的,因为人们关注点早已偏移,即便管理者过程的有效性根本没发挥作用,也可以通过其他途径将这个看似已经失控的过程,转化为成果,至少在当下这片土地上,这种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是存在的,这是这个时代最伟大的产物,也是这个时代悲哀。市场竞争、世界范围内的竞争总有一天会告诉我们正确的答案,其实答案已经远远的在哪里等着,所有人都可以看到只是有些人假装‘鸵鸟’罢了。

最后,我的总结是,一个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必须首先做好组织沟通的工作,同时重视团队的协作与贡献,自己要不断的努力发展,并要为企业、下属、岗位培养接班人。再卑微的工作,只要其产生了令外部环境满意的成果和贡献,他就是一个“卓有成效的高层管理者”。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小学生10分钟演讲稿8篇

儿童10商心得体会优质8篇

教师10工作心得体会5篇

儿童10商心得体会优秀8篇

教师10工作心得体会优秀7篇

儿童10商心得体会参考8篇

教师10工作心得体会模板8篇

10讲课程心得体会通用8篇

教师10工作心得体会优质8篇

销售10年个人总结8篇

    付费复制方法
    7天内可复制本站所有文章

    限时特价:5元原价:20元

    微信支付
    常见问题
    提示:如不想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常见问题

    1、支付成功后,为何无法复制内容?

    有可能是浏览器兼容问题或者网络繁忙,请刷新页面试下

    2、如何联系客服?

    如需联系客服,请添加客服微信fanwen9944

    (在线时间为周一至周五9:00-12:30 14:00-18:30 周六9:00-12:30)

    刷新重试
    正在开启复制权限中,请勿关闭页面!
    一键下载全文一键复制全文选定内容复制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40718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