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清晰性有助于学生理解学习目标,教案可以帮助教师有效地管理教室和课堂时间,以下是叁五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八上语文教案优秀5篇,供大家参考。
八上语文教案篇1
一、复习检查
1、背诵9个复韵母和3个鼻韵母
2、这些音节词你会读吗?
天安门xianyanyinyue
lantianshanshuizhentoujinyu
?评:复习内容是否可以让学生集体认读,不需要一个一个地读?一个一个读可以让学生巩固的更好,但是既然是复习内容,也可以考虑集体认读。】
二、看情境图,听语境歌,引出教学内容
1、看情境图。
出示情境图。
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图上有哪些景物?有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
2、语境歌。
?评:语境歌在配有汉语拼音的情况下出世,可以让学生自主认读,同时在读的过程中有复习了汉语拼音。】
3、出示unün。告诉学生:这些韵母和音节都是我们这一课要学的内容。
三、新授
1、教学鼻韵母un。
(1)un的发音。
告诉学生:un的读音和温的读音有点像,和anenin的发音方法相同。教师范读an,学生跟读。
(2)un的四声。
出示un的四声,自由练读,同桌检查。
2、教学鼻韵母ün。
(1)ün的发音。
指名说说天空中有什么?“云”是第几声?谁能把它改成第一声?出示鼻韵母ün。指名读,集体读。
(2)ün四声。
出示ün的四声,按顺序练习,打乱顺序练习。
复习整体认读音节。整体认读音节家族里又有新成员啦!是谁呢?先听老师讲个故事。
1、教学整体认读音节yun。
(1)讲故事。ün也想自成音节,于是它也学yin的样子,去请大y。可是它一想,我这样带上眼镜去和大y拉手是不行的。于是,ün赶忙去掉两点,请大y站到它的前面。
(2)出示:
提问:y后面是什么韵母?告诉学生:yun是整体认读音节,不要拼读,但要和ün区别开来,ün是韵母。情景歌里的.白云的云就是出示:yun(3)练读yun的四声。引导用yun的四声组词。
?评:教师指出白云的“云”的读音就是yún,让学生和ün区分,并认读整体认读音节。这是让学生在实践中进行认知,学会区分。】
2、教学整体认读音节yuan。
(1)提问:图上的小男孩是什么人?
谁能把“员”改成第一声?
(2)出示:yuan
师告诉学生:yuan是由yu和an合起来的。演示两个大圆合并。
?评:教师在教学时请学生说说y后面的介母是什么。这里不能说是介母,而应该是介音。因为汉语拼音只有声母和韵母。】
(3)yuan的四声。
出示四声,学生自由练读,练习用四声组词。
?评:学生在组词时说到了“离家远”,教师指出这不是一个词,及时帮助学生领悟什么是词,什么是短语。这时候教师还可以进一步指导学生用这个短语说一段话。】
四、巩固练习
1、抽读卡片:unünyunyuan
2、读一读。
小ü见到大y,去掉两点还读ü:yuyueyunyuan
五、指导书写。
1、unun各写在四线格的哪格?
2、写得时候要注意什么?
3、师范写。
4、学生描红。
5、纠正学生的书写。
八上语文教案篇2
教学目的:
1、复习巩固本课会认的11个生字及8个会写的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3、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学习小青蛙爱动脑筋的好品质,能认识到做对别人有用的事最快乐,学会关心别人。
教学重难点:
1、在多种形式的练读中渐渐学会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2、利用段落结构相同的特点,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掌握学习的方法,培养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1、(教师面带微笑看着学生)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的心情怎样?你知道老师为什么这样快乐?
2、学生自由猜想。
师:我觉得能为你们上课,是我最快乐的事。二、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认识了许多生字朋友;来,让我们再来和他们打声招呼吧!(课件出示生字,生认读)
2.棒极了!你们的问候让这些新朋友感到无比的快乐,可是此时的小青蛙还没有想清楚做什么事最快乐呢。小青蛙找到答案了吗?让我们继续来学习第六课《做什么事最快乐》。(师板书课题)三、读文感悟,合作探究
1、整体感悟
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文,认真读一读,注意一定要把课文中的新朋友的称呼读准。
生:自由大声的读课文
师:看到你们这么认真的读课文,我更加感到快乐了,你们快乐吗?想再快乐一次吗?就让我们再快乐的读一遍课文,想一想,小青蛙都问了哪些人?生:(读文,回答。)
师:板书:(啄木鸟、水牛、小蜜蜂、妈妈)
2.学习二至四自然段。
(1)自读二至四自然段,思考小青蛙来到哪里?问了谁?得到的答案是做什么事最快乐?用下面的句式回答(课件出示)
小青蛙来到,问,得到的答案是最快乐。
(2)生按要求读文。
(3)四人小组交流讨论。
要求:组长按课件上的提示逐一提问,组员发表意见,别人发表意见时请认
真听。
(4)集体交流讨论结果。(指名答、师出示答案的课件)
(5)指导朗读
重点指导其中一个自然段的朗读。可选择生喜欢的段落,(如第二自然段)师相机提示
①小青蛙是怎么问的?
②说明小青蛙有怎样的品质?
③啄木鸟是怎么回答的?(板书:捉虫)
(看与啄木鸟或水牛、小蜜蜂对话的课件,引导生读文的语气)
④【指名体会角色朗读全段、师指导后范读再自由练读、指名读、齐读。】
在掌握了问话和回答的语气后,另外两个自然段让学生同桌分角色练读后,请同桌表演读,评议后分男女生读。重点提示不同角色的语气。
3.学习五、六自然段
①小青蛙从啄木鸟叔叔、水牛爷爷、蜜蜂妹妹身上找到了不同的答案,它觉得非常奇怪,于是它就回家问妈妈。它是怎么问妈妈的呢?(看与妈妈对话课件)
②结合课件指名读第5自然段。(要读出奇怪的语气)
③学生读不好,师指导后可范读。
④我们一起做一只困惑的小青蛙读一读第5自然段。(齐读)
⑤青蛙妈妈是怎样告诉它的呢?指名读、齐读
⑥听了妈妈的话,小青蛙明白做什么事做快乐了吗。(只有做对别人有用的事,才会觉得最快乐!)你知道小青蛙做什么事最快乐吗?(板书:捉害虫)
⑦课文中有谁在做对别人有用的事?(啄木鸟叔叔、水牛爷爷、蜜蜂妹妹)
四、分角色朗读课文。
1、这些小动物都做了对别人有用的事,你喜欢他们吗?你喜欢谁就把这个角色在课文中要说的话找出来自己读一读。(自由读文。)
2、角色朗读展示。
五、表演
这几位同学都得真不错,不仅读的.很流利,还很生动,听了他们的朗读,我似乎看到故事中的几个人物来到了我们的身边。我们请他们来好吗?
谁愿意扮演故事中的人物,来演一演这个故事呢?(生带头饰分角色表演,注意学生的语言表达)
生表演
六、拓展
1.如果你是小青蛙你还会去问谁做什么事最快乐?如大公鸡、猫等。学生说一说2.你喜欢这些小动物吗?为什么?(指名答)做了对别人有用的事,帮助了别人,所以喜欢。3.你做了对别人有用的事吗?你快乐吗?
七、教师总结
同学们说的没错,只要我们多为别人着想,做自己能做的事,你就会得到真正的快乐!让我们再来读一遍青蛙妈妈的话:“做对别人有用的事,就会最快乐!”
八上语文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抓住重点词句,了解灰尘的大小、数量和来源,知道灰尘在人类生活类的生活中弊大于利,并懂得要保护环境。
2、了解说明文常用的列数据、打比方、作比较等写作方法。
3、能仿照第2小节的方法,进行读写结合。
4、锻炼学生搜集信息、查找资料的能力,拓宽学生视野,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
5、培养学生运用写作方法及概括总结的能力。
6、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
教学重点:
1、抓住重点词句,了解灰尘的大小、数量和来源,知道灰尘在人类生活类的生活中弊大于利,并懂得要保护环境。
2、了解说明文常用的列数据、打比方、作比较等写作方法。
3、能仿照第2小节的方法,进行读写结合。
教学难点:
1、抓住重点词句,了解灰尘的大小、数量和来源,知道灰尘在人类生活类的生活中弊大于利,并懂得要保护环境。
2、能仿照第2小节的方法,进行读写结合。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搜集有关细菌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兴趣导入,揭示课题。
1、师板书:流浪汉,请学生读。
2、在你们的印象中,流浪汉是怎样的?
板书:空气中的把课题补充完整
齐读课题
3、出示第一小节,引读。
空气中的流浪汉就是——(灰尘)
板书:灰尘
4、找出第一节中表示灰尘特点的词。
说说“流浪汉”为什么要加上引号?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轻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想一想课文是从哪几方面介绍灰尘的?一边读,一边可以用笔做做记号。
2、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板书,梳理课文
大小
数量
来源
32、空气中的“流浪汉”——灰尘用处
坏处
管教的方法
3、结合板书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三、学习第二节,了解灰尘的大小、数量和来源,体会作者介绍灰尘的方法。
1、了解灰尘的大小,学习列数据的写作方法。
(1)课文中哪句话写出了灰尘的大小?
出示:灰尘很小,一千颗灰尘紧挨着排成队,也只有一厘米长。所以平常除非灰尘特别多,人们是不大感到这些小东西的存在的。
师:从这句句子中,我们知道(灰尘很小)
出示:灰尘很小,
(2)究竟有多小呢?(抓住“一千颗”“一厘米”“紧挨”“除非”“不大”这些词,引导学生体会。了解列数据的写作方法)
板书:列数据
师小结:列数据是科学类文章常用的写作方法,它让读者更形象地了解描述对象,也更具说服力。
2、了解灰尘的数量,学习列数据、作比较的写作方法。
(1)出示:据试验,城市街道上的一酒杯空气中,有几十万颗灰尘,草木繁茂的山林地带灰尘就少得多,一酒杯空气中只有一百多粒灰尘
师:出示句型:
城市街道上的灰尘很多,。
草木繁茂的山林地带灰尘少得多,。
(2)从这组数据的对比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3)了解列数据、作比较的写作方法
板书:列数据、作比较
3、了解灰尘的来源,学习列数据的写作方法
(1)灰尘无处不在,它们是从哪里来的呢?
引读。(师读问句,学生读答句,明确这里的问句是一句设问句,具体写了灰尘的来源。)
(2)进一步了解分号的用法。
四、出示表格,小组讨论3-6节,体会灰尘在人类的生活中弊大于利
1、空气中的灰尘对于人们究竟是有用处的,还是有坏处的呢?
请学生轻声朗读3-6小节,出示表格小组讨论
2、每小组派代表交流
3、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小结。引导体会灰尘在人类的生活中弊大于利
4、引导学生理解作者为什么用“管教”这个词,最简单捕捉灰尘的方法以及最积极、最根本、最主要的捕捉灰尘的方法。
五、交流资料,读写结合。
1、小结作者的写作方法,学作者的写法,写写细菌。
2、请学生拿出有关细菌的资料,介绍资料的来源。
3、小组交流搜集到的资料,并分别仿写细菌的大小、数量及来源。
4、小组派代表上台交流,其他学生进行点评。
5、小结,并请学生回家仿照课文3-6小节,写写细菌的用处、坏处以及管教他们的方法。
八上语文教案篇4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运用方法认字、写字、积累语句。
2、学生通过交流想一想自己应该怎么办
3、引导学生勇敢的说出自己的想法,向同学们展示
4、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
过程与方法:
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放手让学生去观察、讨论,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见解在学生充分自学的基础上,检查认读和识记情况。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创造性的语文教学活动,让语文园地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的乐园;让学生学会发现语文知识的`规律,并且联系生活创造性的学语文、用语文。
教学重点掌握和运用两种识字方法。
教学难点积累词语和句子。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我的发现
1、有个小女孩发现了两种有趣的识字方法,你想知道是什么吗?
⑴课件出示小女孩的话:
⑵动脑筋,找规律:
课件出示第一组生字:
课件出示第二组生字,用同样方法学习。
⑶检查生字认读:
①齐读。
②指名读
③开火车。
⑷我们学过得哪些字可以用加一加、减一减的方法认记?
2、读读想想:
⑴课件出示词语,学生认读。
⑵这些词有一个共同点,你发现了吗?
(都有一个张)
⑶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词中意思就不一样。引导学生理解各个词中“张”的意思:
“张贴”、“东张西望”、“张开嘴巴”学生演示理解。
“一张画”用实物讲解。
“张爷爷”的“张”是人的姓。
“开张”在句子中理解,如:某某饭店今天开张了。
自己练读。
齐读。
学生自主观察。
自主发表见解,集体归纳方法:
减一减。
运用归纳的方法自主识字:
票、元、旦。
用生字扩词巩固: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这节课的学习中去。
二日积月累
1、我会读:
⑴课件出示词语,学生自由练读。
⑵谁想读给大家听?比一比谁读的好。
2、读读背背:
⑴课件出示儿歌。
教师范读。
⑵生自由练读,也可同桌一起读,互相帮助。
⑶检查自读情况:
⑷生尝试背诵。
⑸检查背诵情况。齐读。
(也可采用多种方式认读)
分别用“照顾、精彩、奇妙”口头造句:
①自己思考。
②指名说,及时纠正错误。
③同桌互说。
①齐读。
②男女生分读。
③指名读。
通过交流,互相正音能更好的掌握。
八上语文教案篇5
22、《世说新语》二则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课文内容,积累常见文言词汇,初步掌握学习文言文的学习方法。掌握文中重点字词的用法。抓住人物个性化的言行,分析人物形象。把握文中主旨。
2、过程与方法:利用注释和工具书,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归纳主旨。重点讲解文中的疑难字词,培养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引导学生认识到“诚信”在当今社会市场经济中的重要意义,学习从小做一个守信的人。
教学重点
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积累文言词汇。
教学难点
体会文章的主旨,学习做人的道理。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期行》
一、导入:
在我国的文学史上诞生过无数著名的传世名作。而古代小说又是其中最灿烂的一个部分,大家知道哪些古代小说呢?但任何一个伟大的作品都是在继承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才产生的,古代小说的源头在哪里?六朝时期风行一时的笔记体小说就是古典小说的摇篮。而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世说新语》就是其中的代表作。简介《世说新语》,刘宋临川王刘义庆编著。主要描写从东汉到刘宋时期的一些著名人士的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全书共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夙慧等36门。
二、示标:
1、朗读课文,正确译讲课文。
2、抓住人物个性化的言行,分析人物的形象。
3、体会文章的主旨,学习做人的正确道理。
三、第一次自学展示
(一)自学指导??
内容:生字词,课文。
方法:结合课下注释、借助工具书自读课文,划出生字词,把握节奏。
要求:读准字音,读顺课文。
(二)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视。
(三)展示提升
注字音,读课文:
(1)字音:尊君在不fǒu 陈寔 shí 太丘舍shě去
(2)停顿:陈太丘/与友/期行 元方/时年/七岁
四、第二次自学展示
(一)自学指导二
内容:课文翻译
方法:
1、学生结合课下注释、借助工具书自己翻译课文,难点可小组讨论。
2、结合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
要求:
4分钟后学生接力,译讲课文。(注意:学生接力,一句一句翻译,有错即停,其他同学纠正)
(二)学生自读,讨论,译讲课文,教师巡视。
(三)展示提升
重点词句:
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和朋友约定一同出行。期:约定,动词。(今为日期,名词)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过了中午朋友没到,陈太丘便离开了。舍:舍弃。去:离开(今义为前往)
友人惭,下车引之:朋友感到很惭愧,走下车去拉元方以表歉意。惭:惭愧。引:拉。
元方入门不顾:元方走进门去,连头也不回。顾:回头看。
四、第三次自学展示
(一)自学指导三
内容:故事的内容,文章的主旨。
方法:
1、用圈点勾画标出文章要点。
2、抓住人物个性化的语言,分析人物形象,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故事给人的启示。
要求:
1、说说《陈太丘与友期行》的起因、经过、结果是什么?
2、你对元方的言行有什么看法?
3、读了这个故事,你得到什么启示?
小组讨论交流,5分钟后请同学回答。
(二)学生自读课文,讨论难点问题,教师巡视。
(三)展示提升
指名回答,补充,订正。
1、事件的起因:陈太丘与朋友约定正午一起外出。
事件的经过:陈太丘的朋友失约,元方以礼责怪父友。
事件的结果:朋友感到惭愧,下车拉元方表示歉意。
2、元方答语彬彬有礼,驳斥据礼力争,入门不以为然。可见他是一个懂礼识仪、落落大方的孩子。
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从小要做一个守信的人。
五、当堂训练
讨论:你认为元方“入门不顾”的行为对吗?(提示:从正反两方面来分析)
?板书设计】 期行
元方: 聪明 机智 明理 诚信
客人: 无信 无礼 改过
第二课时 《乘船》
一、导入
前面我们学习了〈陈太丘与友期行〉的故事,懂得了守时、守信的重要性。今天我们再学习《乘船》(板书课题)
二、示标
1、朗读课文,正确译讲课文。
2、抓住人物个性化的言行,分析人物的形象。
3、体会文章的主旨,学习做人的正确道理。
三、第一次自学展示
(一)自学指导??
内容:生字词,课文。
方法:结合课下注释、借助工具书自读课文,划出生字词,把握节奏。
要求:读准字音,读顺课文。
(二)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视。
(三)展示提升
注字音,读课文:
(1)字音:华歆xīn 辄zhé 邪yé
(2)王/欲舍/所携人 宁/可/以急相弃邪 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四、第二次自学展示
(一)自学指导二
内容:课文翻译
方法:
1、学生结合课下注释、借助工具书自己翻译课文,难点可小组讨论。
2、结合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
要求:
4分钟后学生接力,译讲课文。(注意:学生接力,一句一句翻译,有错即停,其他同学纠正)
(二)学生自读,讨论难点,译讲课文,教师巡视。
(三)展示提升
重点词句:
有一人欲依附:途中有一个人想要搭船同行。依附:搭船同行(今义为依托)
幸尚宽,何为不可?:船里恰好还很宽松,为什么不同意?幸:幸而,恰巧。可:肯,同意(今义为可以)
后贼追至:后来作乱的人追上来了。贼:作乱的人(今义为偷东西的人)
正为此耳:正因为考虑到这种情况罢了。耳:语气助词,罢了(今义为耳朵)
四、第三次自学展示
(一)自学指导三
内容:故事的内容,文章的主旨。
方法:
1、用圈点勾画标出文章要点。
2、抓住人物个性化的语言,分析人物形象,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故事给人的启示。
要求:
思考下列问题:
1、〈〈乘船〉〉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你觉得华、王二人孰优孰劣,为什么?
3、读了这个故事,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学生分组交流讨论,5分钟后请同学回答。
(二)学生自读课文,讨论难点问题,教师巡视。
(三)展示提升
指名回答,补充,订正。
(1)学生自己复述。
(2)学生自由发言,各抒己见,(可提示:华的信)
(3)启示:一个人不能轻诺寡信,要对自己说的话负责。
五、当堂训练
讨论交流:〈〈期行〉〉与〈〈乘船〉〉这两则故事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提示:从写法和主旨两方面来谈)
点拨:
1、写法上短小精悍,但脉络清晰,人物形象鲜明。
2、主旨:〈〈期行〉〉讲守时,〈〈乘船〉〉讲守诺,都是诚信方面的问题。
?板书设计】 乘船
难之在前
华歆 急人之难,始终如??
乘 后则救助
船 纳之在前
王朗 轻诺寡信,只为自己
后则欲舍
中心:通过华歆王朗一起乘船避难的故事,说明了答应别人的请求就要负责到底。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