叁五范文网 >自我鉴定

谁来了幼儿园小班教案8篇

Fallinlove 分享

编写教案时,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通过互动性的教案,学生能够相互启发和促进思维的发展,以下是叁五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谁来了幼儿园小班教案8篇,供大家参考。

谁来了幼儿园小班教案8篇

谁来了幼儿园小班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认识字母c和其代表单词cat,准确掌握字母c的发音。

2、学唱英文字母c的歌谣。

教学活动准备:

教学魔法棒、字母卡片、软铁丝。

教学活动过程:

一、师生问好

1、复习问候语(good afternoon 、boys and girls )

2、相互问好!(good afternoon 、miss zhang)

3、复习英文单词及儿童歌曲

我们跟图片上的单词宝宝打个招呼吧!(教师出示英文单词图片。)

二、复习英语单词(出示英文单词图片)

t :what is this?

c:apple

t :what is this?

c:pear

t :what is this?

c:orange

三、新授部分。

step1:warm—up

1、教师模仿小猫的动作和声音走出来“meow meow meow”,问幼儿是哪个小动物,引导幼儿回答回答“cat”,教师出示“cat”卡片并贴在黑板上。

2、在黑板上写出字母“c”,引导幼儿读出{si:},问幼儿“where is letter c”,幼儿在“cat”卡片中找出字母“c”。

step2:practice(活动操练)

1、教师用魔法棒点击字母卡片c,让幼儿反复跟读。

2、教师用身体摆出字母c的造型,并让幼儿模仿,以加深字母c形状的认识。

3、教师用魔法棒点击字母卡片的“cat”,让幼儿反复跟读,并模仿小猫“meow meow meow”的叫声。

4、教师用魔法棒点击书本上的“c is for cat c c c”歌谣,让幼儿跟着魔法棒一起唱出。

step3:production(创造巩固)

1、diy:教师准备好几根软铁丝,在幼儿面前把铁丝弯曲成c,让幼儿进一步加深对字母c形状的记忆。

2、教师请幼儿把小猫送回家,边走边唱“c is for cat c c c”(cat cat cat,go go go),在说唱中结束本堂英文活动。

四、活动结束。

效果分析:英文字母教学效果

谁来了幼儿园小班教案篇2

目标:

1.能理解作品的内容,根据故事中的描述猜出波波画的内容。

2.乐意像波波一样尝试画一些圆形物品。

准备:

1.故事《爱画画的波波》的配套挂图。

2.布袋木偶小猪一只。

3.绘画材料。

过程:

1.引起幼儿欣赏故事的兴趣。

出示木偶小猪,与幼儿相互问候。

2.欣赏故事,了解故事的内容和情节。

教师讲故事。

提问:故事名字叫什么?故事里有谁?

小猪波波画的是什么呢?

3.教师结合挂图再次完整地讲故事,并帮助幼儿分析理解故事中答案的原因。

4.学波波爱画画。

教师帮助幼儿记录绘画的内容。

建议:

1.教师或家长记录幼儿绘画的内容。

2.可提供一些大小不一的圆形色纸与画好圆形轮廓的图案纸,供幼儿进行拼摆与添画的创作造型活动。

评价:

1.能猜出故事中的波波画的是什么东西。

2.大胆绘画自己爱画的圆形物品并用语言表达。

[附) 故事

爱画画的波波

小猪波波画了好多大大小小的圈圈,哥哥和姐姐看了好久都不知道波波的圈圈是什么?就问波波:“你画的这个大圈圈是什么呀?”波波说:“这个圈圈里有两只手,一只长,一只短,从早到晚绕着转。”哥哥说:“啊! 我知道了,你画得真好!”姐姐说:“那这个是什么?”波波说:“它下面还有一条长长的线,要抓好,才不会跑掉。”姐姐说:“喔!你画得真像!”哥哥和姐姐终于知道波波在画什么了。 波波又画了好多圆圈圈,妈妈说:“波波真是个很棒的画家喔!”

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可爱的小绵羊》活动设计

一、授课班级:小班

二、内容分析

?可爱的小绵羊》是小班主题《我的动物朋友》中的一节课,幼儿都是喜欢小动物的,丰富多彩的动物世界总是能够引起幼儿的好奇心与探索兴趣,小绵羊是被幼儿所熟知的小动物,通过小绵羊可爱的造型调动幼儿认识小绵羊外形的兴趣,并能尝试想办法帮助小绵羊,围绕“羊毛”展开一系列的想象,将会让幼儿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感受创新思维的乐趣。内容的选取符合教育教学的要求,精心选取幼儿感兴趣的小动物,以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

三、幼儿分析

小班幼儿年龄小,语言表达能力较差,动手能力也较差,他们的思维仍带有直觉行动性,他们喜欢直观的、真实存在的东西,因此对小动物可爱的造型更是充满了好奇心与探索兴趣。他们的心灵是非常善良的,他们的思维不受习惯的约束,本次活动设计了符合小班幼儿年龄和心理发展特点的环节,容易为幼儿所接受。

四、设计思路

小绵羊毛茸茸的可爱造型是被幼儿所熟悉的,幼儿在生活中也对小绵羊有

一定的了解,本次活动中通过让幼儿观察小绵羊,激发幼儿帮助小绵羊的情感。活动中根据小班幼儿年龄和心理发展特点,通过撕贴小纸条,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并能大胆想象,敢于创新。

五、具体设计思路与设计意图

1、谈话导入:以老师为幼儿请来好朋友,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引导幼儿观察小绵羊的基本外形特征,今儿观察羊毛的特点。

2、想办法:

让幼儿了解绵羊的羊毛做成了羊毛衫为大家带来了温暖,引导幼儿想办法使小绵羊变暖和。对于3岁左右的幼儿,他们是非常善良的,在知道小绵羊为人们带来的温暖之后,一定会积极思考为绵羊保暖的办法,是他们乐于参与的想象活动。

3、学习制作羊毛

请幼儿说说用纸做羊毛的方法,并自己动手尝试撕纸,说说自己是怎样撕的。

教师讲解并示范撕纸做“羊毛”。同时,提醒幼儿观看教师如何双手配合协调的撕纸。

4、创新想象和操作活动

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想法把撕出的羊毛粘贴到小绵羊的身上,在操作活动中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鼓励幼儿积极动手操作并大胆为绵羊设计造型。

5、赞赏激励,激发设计绵羊造型的兴趣

展示幼儿作品,让幼儿体验创新想象成功的喜悦,在评价中提高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呵护幼儿的创新灵性,使幼儿的创新思维得到升华。

六、活动目标

1、认识小绵羊,愿意想办法帮助小绵羊。

2、能够撕贴小纸条,体验制作“羊毛”、粘贴造型的乐趣。

七、活动准备

1、“小绵羊”课件

2、胶水、纸、调色盘、棉棒、“小绵羊”轮廓图、背景图

八、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谈话并出示课件

师:宝贝们,今天老师给大家请来了一个好朋友,会是谁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告诉老师小绵羊是长得什么样子的呢?(两只羊角、两只耳朵、两只眼睛、一个鼻子、一张嘴巴、四条腿、一个小小的尾巴、全身还长满了羊毛)

小绵羊的羊毛有什么特点呢?(白白的、长长的、卷卷的)

2、想办法:让小绵羊变暖和

师:现在天气变冷了,可是小绵羊的毛被送到了纺织厂做成了羊毛衫给我们带来的温暖,小绵羊自己却感到很冷了,请小朋友想办法让小绵羊变得暖和一点吧。

3、学习制作羊毛

(1)师:你看,老师这里有这么多的纸,要怎样给小绵羊做成羊毛呢?(进一步引导幼儿现象多种制作羊毛的方法)

(2)那现在我们请一个小朋友来撕一个“羊毛”,再说一说你是怎样撕的。

(3)教师总结幼儿撕羊毛的方法,请所有幼儿一起尝试动手制作羊毛,以儿歌“大拇哥、二拇弟,面对面、轻轻捏,撕、、、、、、”激发幼儿制作羊毛的乐趣。

4、操作:为绵羊设计造型

师:现在我们已经做了这么多的羊毛了,接下来让我们一起为小绵羊设计一个既暖和又漂亮的造型吧,(介绍操作材料)鼓励幼儿动手自由创作绵羊造型。

5、作品展评

师:现在,把打扮好的绵羊送到草地上吃青草吧!(展评过程中要肯定幼儿的表现)

6、活动结束

送小绵羊去晒太阳。

谁来了幼儿园小班教案篇3

设计意图

我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及小班幼儿对水的了解,从中体验幼儿合作玩的乐趣,初步感知水的特征。了解泡泡的特性。让幼儿在操作中玩泡泡,我特设计此课(玩泡泡)。

活动目标

1、体验玩泡泡的乐趣。

2、激发想象力,发展口语表达潜力。

3、能想出多种办法吹出有变化的泡泡。

活动准备

四个盆中溶解有餐洁净或洗衣粉的.水,塑料杯、瓶、塑料吸管、音乐磁带(汽车开来了)、图形若干、图片一幅

活动过程

(一)听音乐《汽车开来了》入场

老师开车带你们一齐去玩吧!双手转动做开车状入场。

(二)来到那里,老师带来了一位好朋友,瞧!它们是谁出示:教师吹

泡泡,说出名称(泡泡)。

(三)引导幼儿观察自己试一试(提醒幼儿吹泡泡时,注意不要含在嘴里)

泡泡长得什么样(大、小)(圆)你看到什么颜色(红黄等)总结泡泡是彩色的,怎样吹出许多泡泡。

鼓励:自己大胆的说出自己的吹法。

(四)引导幼儿思考

1、你用什么方法让泡泡越飘越高越飘越低

2、泡泡飞到高的地方会怎样说一说泡泡为什么会破

(五)我们认识了解了泡泡后,让我们一齐和泡泡玩游戏《玩泡泡》

泡泡累了,我们也累了,我们快和泡泡说再见。把相应的彩色泡泡送回家。孩子们快坐上我的汽车回家了。

说课:

本课是根据小班的年龄特点设计的,本课题是科学课《玩泡泡》,我把此课分成了1、认识泡泡2、体验泡泡3、引导思考4、玩游戏四个过程,逐步让幼儿在玩中体验快乐的情绪。我入场选取了汽车开来了,让幼儿坐上汽车去找一找泡泡并玩一玩,认一认。认识的同时让幼儿自己去体验吹泡泡并观察,充分观察幼儿的口语表达潜力和观察想象潜力,再引导幼儿观察泡泡的变化,从而培养幼儿的思考力;在玩游戏中让幼儿再喜欢泡泡;泡泡累了,让幼儿明白把泡泡送回家,从中让幼儿自己去操作送泡泡,幼儿体验了泡泡回家的乐趣。

最后,幼儿听音乐《汽车回家》到达本节课的前后呼应,连贯性,整体性的一面。

谁来了幼儿园小班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运用各种感官感知番茄的颜色、形状、味道。

2、学用刀具切番茄。

3、喜爱吃番茄,感受番茄的色彩美。

活动准备:

1、幼儿洗净手进入活动室。

2、洗净的大、小番茄、白糖。

3、塑料刀、砧板、勺子、盆子、小碗、毛巾、餐巾纸。

活动过程:

1、猜谜,引出番茄。

2、感知番茄的特征。

番茄长的什么样子啊?(圆圆的,红红的。)

3、比较大、小番茄的.不同。

出示小番茄,幼儿说出

它的特征,比较与大番茄的不同。

4、制作糖拌番茄。

(1)“你们吃过番茄吗?它是什么味道的?” “今天我们来做小厨师,学做糖拌番茄。来尝一尝它是什么味道的?” 教师出示做好的糖拌番茄,引导幼儿说出如何做。

(2)指导幼儿做糖拌番茄。旁边用小番茄装饰。

5、品尝番茄。

尝一尝,说一说。提醒幼儿与他人分享。

活动延伸:

1、回家做糖拌番茄给爸爸、妈妈吃。

2、用其他颜色的蔬菜(如黄瓜、胡萝卜等)制作蔬菜色拉。

谁来了幼儿园小班教案篇5

一、活动目的:

1、初步懂得要注意安全,保护自己,知道不做危险动作。

2、学习履行一些简单的安全行为。

二、活动重难点:学习履行一些简单的安全行为。

三、活动准备:黄色标记、玩具小象。

四、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引起幼儿对活动的兴趣1、出示布娃娃,引起幼儿的兴趣: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小客人,小象它怎么了,怎么身上有那么多的创可贴?哪里受伤了?,提问让幼儿发散思维,着让幼儿猜测

我们来听听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二、用一个故事导入在学校什么东西是危险,并联系幼儿生活经验进行拓展。

1、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2、请幼儿详细描述自己受伤的过程。

三、幼儿仔细观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1、让幼儿仔细观察教室里,有没有不安全的地方师:看看我们的教室里有哪些东西,小朋友要特别注意,不能随意乱碰2、发现了问题之后,让幼儿将这些地方贴上黄色标记,已警示小朋友要注意。

三:活动的`延伸刚才小朋友说得真棒,今天我们一起学了很多本领,还知道很多事情是危险的,这些危险的事情我们不能做,我们要做一个健康安全的好宝宝。可是教师的外面也有许多需要小朋友注意的地方,下节课你们能不能找出来告诉老师,哪些地方需要贴上黄牌,好不好?

五、活动反思:

出示布娃娃,引起幼儿的兴趣,通过问题让幼儿发散思维。然后联系幼儿生活经验进行拓展。寻找室内不安全的地方,让幼儿通过贴黄牌,激发幼儿的兴趣。但幼儿的有意注意时间比较短暂,部分幼儿注意力不集中,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形式应该多样化,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谁来了幼儿园小班教案篇6

学习活动:

苹果歌

活动目标:

1、愿意和同伴一起参与歌唱活动,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特点。

2、学习简单的仿编并演唱大家听。

3、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小班音乐活动教案《苹果歌》

活动准备:

1、立体“苹果树”(制作成粘贴式,可随时取放“苹果”)及苹果、西瓜、葡萄、香蕉等水果实物或图片。

2、幼儿已对这些水果有初步的认识。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学唱歌曲

1、出示苹果实物或图片,引导幼儿讨论:苹果长在什么地方?

2、出示立体苹果树,教师边有节奏地朗诵歌词“树上许多红苹果,一个一个摘下来”,边演示把“苹果”一一摘下。

3、教师边朗诵“我们喜欢吃苹果,身体健康多快活”,边把摘下”的苹果“送给想要的幼儿,鼓励幼儿做出各种吃苹果的样子。

4、请个别幼儿摘“苹果“。期于幼儿拍手念歌词。

5、教师范唱,幼儿跟唱。

6、请幼儿轮流摘苹果,教师与其余幼儿为其配唱。

二、仿编歌曲

1、你还喜欢吃什么水果?这种水果长在哪里?

2、鼓励幼儿把自己喜欢的.水果名称编进歌曲中,唱给大家听。

教学反思:

?苹果歌》是小班的一个音乐活动,歌词形象生动,旋律简单上口,表演性很强。让幼儿学得生动有趣,并获得更多的发展。我参照课程教案结合我们班幼儿年龄特点,对一些活动环节和细节进行了修改,活动开展的很顺利,在此我做了一个简单的梳理。

活动导入,随着音乐伴奏进入活动室,激起了孩子们的学习欲望和新鲜感,在音乐的伴随下,孩子们很快进入了状态。借助图片、动作的帮助孩子们很快理解熟悉了歌曲内容。

谁来了幼儿园小班教案篇7

一、活动目标:

1、在游戏活动中,初步尝试按鞋子的大小、颜色、外形等特点进行配对。

2、初步培养观察力和动手能力,萌发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3、养成自己整理鞋子的良好习惯。

二、活动重难点:

1、重点:按鞋子的大小、颜色、款式等特点进行配对。

2、难点:寻找鞋底的秘密,特别是形状:两头大中间向里凹,但两只鞋子的朝向是相反的。

三、活动准备:

1、与幼儿人数相近的大小、颜色、款式各异的鞋子散落放在鞋架上,用布先遮起来,人手一张白纸。

2、欢快的音乐一段。

3、半圆形的座位安排,中间留有空地,便于活动。

四、活动过程:

(一)奇怪的鞋子

1、教师以故事的形式引出:娃娃家里的宝宝呀,特别爱漂亮,她每天都要换一双新鞋子,所以她的鞋子特别多,最后,连她自己都分不清哪两只是一双了,有一天他穿了一双很特别的鞋子,一只是大的红鞋子,一只是小一点儿的花鞋子(教师边讲边出示两只鞋子),可是这一天,她非常不开心,你们知道她为什么不开心吗?

2、教师小结:两只大小不同、形状不同、颜色也不一样的鞋子不是一双,所以穿的人当然就不舒服了。

(二)我的鞋子

1、师:那我们穿的鞋子是怎样的,它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呢?

2、引导幼儿观察、比较自己脚上的鞋子,鼓励幼儿大胆地说说自己鞋子的特别之处。(着重从鞋子的外型、颜色、大小等特点来观察)

3、师:我们穿的鞋子的大小相同,颜色一样,款式也一模一样。除了这些秘密外,它还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呢?

4、教师提供白纸,引导幼儿观察鞋底的秘密(幼儿可脱下鞋子来看,也可在白纸上踩上一对脚印再观察):如,两只鞋底(或鞋印)的花纹是一样的,鞋底(或鞋印)的形状是两头大中间向里边凹,但它的朝向是相反的。

5、教师小结:两只大小相同,颜色一样,款式一样,鞋底的花纹和形状也相同,但朝向相反的鞋子,我们叫它一双鞋。

(三)鞋子配对

1、(出示鞋架和随处乱放的鞋子),师:娃娃家的宝宝经常把鞋子乱丢乱放,害得妈妈找也找不到,还常常把鞋子穿错。听说我们小朋友很聪明,能够把鞋子一双一双的整理好,他们家的妈妈想请我们小朋友帮忙整理一下,好吗?可是怎样的两只鞋子才算一双呢?

2、师:我们脚上穿的鞋子的款式、颜色和大小都是一样的,请你也按照鞋子的大小、颜色、款式、鞋底的花纹和形状以及朝向等特点,把这些鞋子一双一双的`配配好,再把它们摆放在座位前。

3、幼儿分散收拾,将找到的两只鞋子摆放在身边,并自由说说为什么要将这两只鞋子放在一起。

4、师:我们为什么要把这两只鞋子放在一起呢?(重点引导幼儿从鞋子的大小、颜色和款式来讲述)。

5、师:把两只长得一样的鞋子并在一起反过来朝上看看它鞋底有什么不同(引导幼儿观察鞋底的形状和花纹)。

6、幼儿观察得出:两只鞋底的花纹是一模一样的,形状也都是两头大中间向里凹,并且所朝的方向是相反的。

7、教师小结:外形一样、颜色一样、大小一样、鞋底的形状和花纹也一样,凹型所朝的方向不一样的两鞋子叫一双,所以要放在一起。

8、幼儿相互检查、验证,并把找对的鞋子放到鞋架上。

(四)养成整理鞋子的好习惯

1、师:我们的小朋友真是太棒了,把娃娃家的鞋子一双一双的摆放整齐,这下娃娃的爸爸、妈妈和宝宝要穿鞋就很方便,也不会穿错了,看上去也很漂亮。

2、平时,我们回家换下来的鞋子也要一双一双的放整齐,下次穿的时候会又方便又快,而且,看上去也舒服。

谁来了幼儿园小班教案篇8

活动目标:

1、了解行人在马路上应该遵守的一些交通规则。

2、形成初步的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活动准备:

1、幼儿有与成人一起外出的经验。

2、有关模拟游戏的情景创设。

3、课件《看望兔奶奶》。

活动过程:

1、边观看课件(一)边讨论。

(1) 兔奶奶生病了,兔妈妈带兔宝宝去看望她。半路上,兔妈妈到水果店给奶奶买水果,兔宝宝就跑到了马路上。她看到花丛中有一只漂亮的蝴蝶,就去捉蝴蝶玩。蝴蝶飞到了马路中央,兔宝宝就一路追过去,差点被车撞上。

(2) 为什么兔宝宝差点被车撞到?

(3) 教师归纳:兔宝宝离开妈妈在马路上玩耍,差点被车撞上。这样太危险了,不管什么情况我们都不能在马路上玩。

2、边观看课件(二)边讨论。

(1) 兔妈妈和兔宝宝继续往前走。奶奶家就在马路对面,兔宝宝兴奋地想冲过马路见奶奶,可是被兔妈妈一把拉住了。

(2) 兔妈妈为什么要拉住兔宝宝?过马路应该走哪里?

(3) 教师归纳:过马路要走斑马线。

(4) 十字路口有斑马线,行人是不是什么时候都可以走呢?什么时候可以走?

(5) 教师归纳:过十字路口要看红绿灯,红灯停,绿灯行。

(6) 兔妈妈和兔宝宝走到斑马线前,等绿灯亮时再穿过马路去奶奶家。

3、小结:兔宝宝在路上遇到了一些危险,你们知道怎样才能避免那样的危险吗?(幼儿回答后,教师用自编儿歌进行归纳:小朋友,要牢记,走路要走人行道,路上玩耍不可以。过马路走斑马线,红灯停,绿灯行,确保安全是第一。)

4、在情景模拟游戏“去春游”中或到马路上去实地体验。

(1) 带领幼儿一边走一边根据场景提问,巩固对交通规则的认识。

场景一:人行道和车行道

师:前面有两种道路,行人应该走哪一种路?(人行道。)

师:行人应该注意什么?(靠右边走,不能边走边玩,特别是不能到车行道上玩。)

场景二:十字路口

师:要过马路了,我们应该怎么走?(找到斑马线,看清红绿灯,红灯停,绿灯行。)

场景三:天桥

师:这是什么?我们应该怎么走?(走天桥就像走幼儿园的楼梯,要靠右边一个跟着一个走,不能推也不能挤。)

(2) 顺利到达目的地之后,引导幼儿对刚才的情况进行小结,启发幼儿把过天桥的.要点编到儿歌里去,如“过天桥靠右边,一个跟着一个走”。

5、关于防食物中毒、防溺水、防走失安全教育

师:小朋友们,在暑假的日子里,天气很炎热,小朋友不能和小伙伴去水池、河边等危险的地方玩水。陌生人给的东西不能吃,过期的食品和烂了的水果是不能吃的,出门游玩的宝宝一定要紧跟着家人,防止和家人走散了,万一走散了要想办法找到家人。(与幼儿讨论方法)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客人来了幼儿园教案5篇

幼儿园狼来了教案反思优质5篇

幼儿园狼来了教案反思7篇

幼儿园狼来了教案反思精选7篇

谁来我家玩大班教案5篇

幼儿园户外活动狼来了教案5篇

幼儿园大班狼来了教案反思7篇

幼儿园户外活动狼来了教案精选7篇

春天来了幼儿教案6篇

狼来了幼儿教案参考7篇

    付费复制方法
    7天内可复制本站所有文章

    限时特价:5元原价:20元

    微信支付
    常见问题
    提示:如不想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常见问题

    1、支付成功后,为何无法复制内容?

    有可能是浏览器兼容问题或者网络繁忙,请刷新页面试下

    2、如何联系客服?

    如需联系客服,请添加客服微信fanwen9944

    (在线时间为周一至周五9:00-12:30 14:00-18:30 周六9:00-12:30)

    刷新重试
    正在开启复制权限中,请勿关闭页面!
    一键下载全文一键复制全文选定内容复制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146915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