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是我们的内心有了新的收获之后所写的一种感受性的文字,心得体会是一种把学习或者生活中的反思内容用文字记载下来的书面表达,下面是叁五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读了锁记的心得体会7篇,感谢您的参阅。
读了锁记的心得体会篇1
抿一口茶,心境略微激动地开始阅读一本书——《昆虫记》,它是法国杰出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的传世佳作,亦是一部不朽的著作。它熔作者毕生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于一炉,娓娓道来,在对一种.种昆虫、曰常生活习性、特征的描述中体现出作者对生活世事特有的眼光。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本人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本书的问世被看作动物心理学的诞生。《昆虫记》不仅仅是一部研究昆虫的科学巨著,同时也是一部讴歌生命的宏伟诗篇。法布尔穷其毕生精力深入昆虫世界,在自然环境中对昆虫进行观察与实验,真实地记录下昆虫的本能与习性,他刻苦钻研,牺牲了自我私有的时间去观察昆虫。《昆虫记》详细地描绘了昆虫的生活:如蜘蛛、蜜蜂、螳螂、蝎子、蝉、甲虫、蟋蟀,等等。这给后世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使人类社会迅速走了现代礼貌。
一个人耗费一生的光阴来观察、研究“虫子”,已经算是奇迹了;一个人一生专为“虫子”写出十卷大部头的书,更不能不说是奇迹;而这些写“虫子”的书居然一版再版,先后被翻译成50多种文字,直到百年之后还会在读书界一次又一次引起轰动,更是奇迹中的奇迹。就是这样一个奇迹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人类并不是一个孤立的存在,地球上的所有生命、包括“蜘蛛”“黄蜂”“蝎子”“象鼻虫”在内,都在同一个紧密联系的系统之中,昆虫也是地球生物链上不可缺少的一环,昆虫的生命也应当得到尊重。
并且,这本书有很强的可读性。它的行文生动活泼,语调简便诙谐,充满了盎然的情趣。在作者的笔下,杨柳天牛像个吝啬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礼服;小甲虫“为它的后代作出无私的奉献,为儿女操碎了心”;而被毒蜘蛛咬伤的小麻雀,也会“愉快地进食,如果我们喂食动作慢了,他甚至会像婴儿般哭闹”……多么可爱的小生灵啊!难怪鲁迅先生将《昆虫记》奉为“讲昆虫生活”的楷模。
?昆虫记》也很有真实感,那些具体而详细的文字,不时让我感觉到放大镜、潮湿、星辰,还有虫子气味的存在,真的使人身临其境。被我因为厌恶而忽视太久的昆虫的身影,及它们嚣张的鸣叫,一下子聚拢过来,我屏住呼吸,然后,凭它们穿透了我心灵的幽暗。是《昆虫记》,,让我重新喜欢上了这些小生灵,发现它们并不厌恶,相反,还有很多可爱之处;是《昆虫记》,让我看到了昆虫跟我们人类在生与死、劳动与掠夺等许多问题上都有着惊人的相似。《昆虫记》不一样与小说,它是最基本的事实,是法布尔生活的每一天、每一夜,独自的,安静的,是几乎与世隔绝的寂寞和艰辛。
?昆虫记》的确是一个奇迹,是由人类杰出的代表法布尔与自然界众多的平凡子民――昆虫,共同谱写的一部生命的乐章,一部永远解读不尽的书。这样一个奇迹,在人类即将迈进新世纪大门、地球即将迎来生态学时代的紧要关头,也许会为我们供给更珍贵的启示。
?昆虫记》不仅仅充满着对生命的敬畏之情,更蕴涵着追求真理、探求真-相的求真精神,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在生活中和学习中,我们要学习法布尔勇于探索世界、勇于追求真理的勇气和毅力,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像法布尔那样,要有一种严谨的科学精神,坚持“准确记述观察得到的事实,既不添加什么,也不忽略什么”。做任何事情都要坚持不懈,即使条件艰苦,也要为了梦想而不断奋斗!
读了锁记的心得体会篇2
法布尔以妙笔写成《昆虫记》,誉满全球,这部巨著在法国自然科学史与文学史上都有它的地位,这部巨著所表述的是昆虫为生存而斗争所表现的妙不可言的、惊人的灵性。法布尔把毕生从事昆虫研究的成果和经历用大部分散文的形式记录下来,详细观察了昆虫的生活和为生活以及繁衍种族所进行的斗争,以人文精神统领自然科学的庞杂实据,虫性、人性交融,使昆虫世界成为人类获得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文学形态,将区区小虫的话题书写成多层次意味、全方位价值的巨制鸿篇,这样的作品在世界上诚属空前绝后。
第一次接触《昆虫记》,是老师布置的课外阅读任务,一提到《昆虫记》我就想起了那种平淡无趣的说明文,让我顿时没了兴趣,但是才读了一点,不知怎么的它就吸引了我。这是一部描述昆虫们生育、劳作、狩猎与死亡的科普书,平实的文字,清新自然;幽默的叙述,惹人捧腹……人性化的虫子们翩然登场,多么奇异、有趣的故事啊!
法布尔的《昆虫记》让那些被我忽视太久了的昆虫的身影,及它们嚣张的鸣叫,一下子聚拢过来,让我感到了他们的存在。在这之前,昆虫的世界几乎是我想象的,因为我没时间也没精力去观察它们了、解它们,想象着他们十分和睦美好,不会有一地争吵或是斗殴,但是自从看了《昆虫记》,昆虫的形象在我的心目中颠覆了,原来昆虫跟我们人类一样有生与死,有劳动与掠夺等许多活动,这都与人有着惊人的相似。他跟我们人类一样,又善良的食草性昆虫,又残酷的食肉性昆虫,我好像身临其境一般,好像他们就在我眼前进行着一切活动,把我带到了一个真实的昆虫世界。
?昆虫记》中对昆虫的细节描写更是令人不得不佩服法布尔超人的观察力,如蝉和蚂蚁乞讨粮食时的狼狈形相:“蚂蚁站在门槛上,身边摆放着大袋大袋的麦粒,正调过脸去背对前来乞讨的蝉。那蝉则伸着爪子,唔,对不起,是伸着手。头戴十八世纪宽大撑边女帽,胳膊下夹着吉他琴,裙摆被凛冽寒风吹得贴在腿肚子上,这就是蝉的形象。”这段乞讨的描写真是惟妙惟肖。
更令人赞叹的是,法布尔对昆虫倒挂姿势的描写:如在金属笼子里,椎头螳螂的幼虫停在一个地方后姿势始终如一,毫不改变。它用四只后爪的爪尖钩住网子,后背朝下,纹丝不动,高高挂在笼顶,四个悬点承受着整个身体的重量。倒挂栖驻姿势是如此艰难,然而苍蝇的倒挂姿势却截然不同。苍蝇虽然也抓挂在天花板上,但是它总要抽出时间松弛一下,随便飞一飞,操起正常姿势走一走,肚皮贴地,肢体舒展开晒晒太阳。法布尔对昆虫的描写,真是细致入微。
试问一下,那个人没看到过苍蝇倒挂的姿势,但又有谁去注意它呢?但法布尔在《昆虫记》中对上千种昆虫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描写,这也正是法布尔的成功之处。
当我继续阅读《昆虫记》时,我看到法布尔细致入微地观察毛虫的旅行,我看到他不顾危险捕捉黄蜂,我看到他大胆假设、谨慎实验、反复推敲实验过程与数据,一步一步推断高鼻蜂毒针的作用时间与效果,萤的捕食过程,狼珠是怎样猎食的,孔雀蛾的远距离联络……一次实验失败了,他收集数据、分析原因,转身又设计下一次。严谨的实验方法,大胆的质疑精神,勤勉的作风。这一次,我感觉到了“科学精神”及其博大精神的内涵。
我叹服那神秘的大自然,更叹服法布尔为探索大自然付出的精神,让我感受到了昆虫与环境息息相关,又让我感受到了作者的独具匠心和细微的观察。
?昆虫记》不是作家创造出来的世界,它不同于小说,它们是最基本的事实!是法布尔生活的每一天每一夜,是独自的,安静的,几乎与世隔绝的寂寞与艰辛。我仰起了头,这一刻,我非常想仰起我的头,像仰望星空一样,来对待昆虫们存在的奥秘。
?昆虫记》不仅仅充满着对生命的敬畏之情,更蕴涵着追求真理、探求真相的求真精神,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在生活中和学习中,我们要学习法布尔勇于探索世界、勇于追求真理的勇气和毅力,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像法布尔那样,要有一种严谨的科学精神,坚持“准确记述观察得到的事实,既不添加什么,也不忽略什么”。做任何事情都要坚持不懈,即使条件艰苦,也要为了理想而不断奋斗。
读了锁记的心得体会篇3
咦?蜣螂?这不就是那又脏、又笨、又丑的“屎壳郞”嘛?小样儿,还猪鼻子插大葱——装“象”呢!”清凉的夏夜里,我懒洋洋地半躺在床上,翻看着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的著作《昆虫记》。“讨厌的“屎壳郞”书里一定描述了它的许多糗事!”想到它那张又丑又凶的扁脸,我的心中顿时涌起一股残忍的快意,盘坐着冿冿乐道地读起‘蜣螂’这一章。读着,读着,书中的描述似乎并不象我期待的那样……
当我皱着眉头,读完了有关于“屎壳郞”的最后一个字时,却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冲动——我要穿越回古代,使劲地为蜣螂们敲一敲衙门前那面鸣冤的大鼓!
屎壳郞与“屎”无缘!从土面上收集污物是“屎壳郞”的工作。被误解的“屎”球,只是表面有层它“滚”来的垃圾而已,这个苹果般大小的垃圾球是它用来存放食物的“罐子”。
屎壳郞并不把卵产在“屎”球里!其实,它把卵产在了用食物搓成形似“梨”的“自制巢穴”中。为了不让“梨”中的食物变干,它还将“梨”的底部抹上一层硬壳。这样,小宝宝们就能吃上新鲜的食物。
屎壳郞不笨,它的“行骗”手段很高明。狡猾的它先假装帮别的屎壳郞运球,但很少用力。时机一到,它就抱球装死,乘其不备,偷偷将球推走。要是被发现,这贼立即变换位置,像是要阻止球向下滚,于是两个“伙伴”再次“合作”,似乎什么也没发生过一样……
屎壳郞不退缩,是意志坚定,屡败屡战的勇士。它们成日推动着巨大的垃圾球,攀登那些不可能上去的地方。球很重,它一步步地推着,万分当心。这是一条崎岖的小路,草根能把它绊倒,滑石会使它失足……一点儿小小阻碍,都足以让它连球一起滚落下去……在这条路上,它一遍又一遍地推着,终于将球推到了目的地。
读了《昆虫记》后,屎壳郞不再是“屎壳郞”。坚定,精明,护犊的小小清洁员,它的名字叫——蜣螂!
读了锁记的心得体会篇4
在这个欢乐的寒假中,我阅读了一本书,它的.名字叫《昆虫记》。它的作者是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
读了这本书,我懂得了: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只有靠着这种精神,才能取得成功,还让我知道了法布尔对昆虫的情有独钟。在他的笔下,那些小虫子都是有灵气的,它们是纺织家、音乐家、歌唱家、猎手、建筑师等。他的叙述既有科学性,又有趣味性,从而激发了我对大自然的好奇心。所以这本书给我的启示很大。
今年寒假我去阿公家过年,发现阿婆还有老太太她们都在织毛衣,看着她们一针一针熟练地织着毛衣,我心想:织毛衣没什么大不了。于是心里有些痒痒,也想去学织毛线。自己就去抽屉里拿了两根针,还有一团毛线。然后拿着这两样东西兴致勃勃的去请教阿婆,阿婆耐心地对我说:“俗话说:站有站像,坐有坐像,织毛衣啊就应该有织毛衣的样。首先左右手各拿一根针搭在大姆指和食指中间,针要横着拿;再把右手的根针戳进左手针上两条毛线的中间;接着拿右手的那一段毛线在右针上绕一圈;最后将右针所绕的那圈往上一挑,这样一针就织好了。第二针第三针也是这么的依次往后织。”我谨遵阿婆教我的方法,可是学了老半天,还是织不出个所以然来,不是掉了一针,就是毛线没挑起来。不一会儿我就失去了耐心,心想算了吧。但我突然想起了前两天读的《昆虫记》,主人公法布尔是靠着坚持不懈的精神,不轻言放弃,最终才获得成功的。我也要向他学习,于是我就提起百倍信心再次拿起了针线。
经过几十次的失败,不断的尝试,我终于学会织毛线了!感谢你——《昆虫记》,让我又学会了一样本领。以后我一定要多读书,读好书!
读了锁记的心得体会篇5
前几天,我读了一本书,叫《尼尔斯骑鹅旅行记》。书中讲的是一个叫尼尔斯的调皮男孩子,被小精灵变成了一个拇指般大的小人,骑在白鹅莫顿身上,与大雁一起旅行,经历了种。种困难之后,他终于成为了一个关爱动物,关心他人的好孩子!
在这本书里,我最喜欢大雁阿卡,他是个关心集体的队长,还十分聪明,每当狡猾的斯密尔想出诡计时,都被他和尼尔斯一一识破。
读过这本书,我不禁自我检讨起来:之前的我,和尼尔斯一样,也曾经是个喜欢捉弄小动物的孩子,总是害得小动物们一见到我,就跑得远远的。现在,我要向书中那位成长后的尼尔斯学习,树立起保护环境的意识,给动物们一个安身之地,不驱赶它们,也不残杀它们。假如这个世界上没有其他动物,那又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呢?鲜花怒放,却没有蜜蜂来授粉、酝酿蜂蜜;夏天,我们再也看不见翩翩起舞的蝴蝶和提着灯笼的萤火虫了;在各个国家,再也看不见五彩斑斓的飞禽走兽了。
人对动物要友好,人与人之间也应该这样,欺负弱小,体现的是残暴,只有和睦相处,这个世界才会更加美好!
读了锁记的心得体会篇6
蝾螈·我膛目结舌地凝视着这两个简简单单的汉字,脑海里一片茫然。红色肚皮、宽尾巴能像舵一样摇摆的蝾螈,难道你没见过·法布尔老师摇着头,不甘心地追问道:那么被管虫呢?舍腰蜂呢?面对这位19世纪的昆虫学大师,我只能吞吞吐吐的道歉:对不起,我从没见过他们。
抱歉,亲爱的法布尔先生,也许我可以告诉你各种生物酶的分子式、空间结构分布图;也许我可以告诉你细胞分裂的过程与dna的复制;也许我还可以娴熟地调着显微镜观察生物的细胞,并说出结构。然而,除了知道“四害”中属于昆虫类的那“三害”,一个生长于城市、整日埋头学习“科学知识”的孩子是不可能有更多的机会去接近昆虫的。因为对于我们而言,人类以外的生命太过于渺小了。
可是,您却以奇迹般的耐心,在小小的“荒石园”以及家乡的肥沃田野上观察昆虫,为他们谱写一曲曲赞歌或悲歌;您让这些美丽或丑陋的昆虫们自己登场,展示一幅又一幅生动的昆虫生活浮世绘;您用30年的光阴巡视着它们的劳动、婚恋、生育与死亡;您首次正确的解释了这些我们不屑一顾地用双脚踩踏的虫子们的生命奇迹。
人类是自然迄今最完美的造物,也是它最狂妄的孩子。人类不仅不懂得敬畏生命,甚至不懂的敬畏自然本身。我们叫嚣:“所有生物的诞生只不过是为人类的出现做好铺垫。”这种轻蔑当然也涉及虫子们。实验室是这样研究昆虫的:首先,雇人捕捉它们,然后,无论是金光闪闪的甲虫、婀娜多姿的蝴蝶、流浪歌唱家蟋蟀,还是黑宝石般光滑圆润的蜘蛛、手持大刀昂首挺胸的螳螂,都无一例外的被运用现代科技制作的毒药杀戮。他们会精心保存它们的尸体,把它们无生气了的躯壳置于漂亮的玻璃棺材内,骄傲地放在陈列架上供人赏玩。或者他们会残忍的剥下虫子们泛着幽幽蓝光的甲壳,砍下它们威武雄壮的闪耀着紫红色光辉的大钳,撕碎那些薄如蝉翼的翅膀,经过一番研究、提炼后,他们会欣喜地宣布:某昆虫的甲壳素对某某疾病有显著功效,某种生物分泌的体液有延年益寿的作用,而某些昆虫的器官还会帮你美肤驻颜,使你美若天仙。难道一切鲜活的飞禽走兽、花鸟鱼虫在我们的“科学”的眼中只是一根根森林白骨、一条条健壮的肌肉、一团团神经与血管的混合物?抑或只是一瓶瓶能换取大量美元的药片、补品?还是家庭中美丽的装饰品?
如果不是生态的天平逆转,形势对人类越来越严峻,我们也许就不会注意这些生命。虽然一个物种的灭绝,往往令我们唏嘘不已,但更多的情况是因为食物链的混乱威胁到我们自己,才使我们注意到这些生命,才开始认识到环境对人的重要性。也许,把环境保护等同于拯救人类这种肤浅的互利理念抛开,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角度看待自然,看待生命。
生命有其内在的独特的美。经历了几十亿年的进化发展才组成了今日多姿多彩的世界。先进的物种身上的每一根汗毛、每一个器官、每一个细胞、每一组dna中都刻满了适应自然、适应生命法则的烙印。它们是自然最有资格,也是最优秀的阐述者。遗憾的是,我们缺乏对这些自成系统的生灵法则的敬意,我们无法理解生物们内在的和谐和优美。所以,我们无法倾听昆虫们的喜怒哀乐,无法为它们的精湛建筑所倾倒,更不会被它们精彩绝伦的表演所吸引。所以,为了一点蝇头小利,成千上万的民工大挖发菜,丝毫不顾土地的沙漠化;所以,,为了巨额利润,已经濒危的藏羚羊死不瞑目地倒在偷猎者的枪口下。于是,沙尘暴席卷而来了,青藏高原上的一种美丽也消逝了。
人类在自然面前不该扮演一个干涉者,一个自以为是的支配者,或者一个狂妄自大的保护者的角色,相反,我们应该成为一个敬畏生命者。学会关心所有的生物,不要过多打扰它们的生活,把一切交给自然吧,它会怡自己的方式照顾它们。学会发现并欣赏生物内在的和谐与优美,因为只有学会关心,学会欣赏,我们才会真正拥有敬畏生命的动力。
据说法布尔先生弥留之际最后一次巡视他珍爱的"荒石园"时,所有的昆虫都来与他道别。我无意去揣测这个传说的真假,但法布尔先生无疑是敬畏生命的先驱者。敬畏生命,敬畏那些即使只是一些微不足道的昆虫的生命。
读了锁记的心得体会篇7
“法布尔”,想必大家都不陌生,特别是他写的的《昆虫记》。他把毕生的精力都投入到了观察昆虫上,写出了这部哲学著作,他用拟人的手法,用幽默易懂的语言撰写出了这本老少皆宜的文学经典。
说起来,这本《昆虫记》还是在我上三年级时妈妈买给我的。一开始我并不喜欢这本书,买回来后我碰都没碰,任它在角落里“生闷气”。原因是:我讨厌虫子!虽说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可我还是不忍去看书里那栩栩如生的虫子画像。
在我眼中,虫子都是那种,那种长长的,软软的,慢慢蠕动的家伙,还时不时打个卷儿,圈个圈儿……咦——太恶心。还有那蜘蛛,那么多。只要看到它,我的脑海里就会浮现出它们一个接着一个爬到我身上的样子……掉下来再爬,掉下来再爬。虽然我很欣赏它们那契而不舍的精神,但是我想在那时候,我就不会这么乐观了。
这种一见到虫子就想跑的冲动一直到了五年级才有所好转。现在我已经完全不怕虫子了,还能拿起来逗它玩。就在六年级的一个暑假,我才记起来我还有一本书没看。于是,我翻开了《昆虫记》。
我完全被里面的昆虫世界吸引住了,让我完全对昆虫产生了极大的改观。法布尔先生让我知道蝉的真实面貌。在《伊索寓言》上,蝉都是懒惰的,整个夏天除了唱歌什么也不干。爱劳动的蚂蚁在储备过冬的粮食,劝蝉也开始准备,可是蝉不听。到了冬天蝉没有东西吃,饿死了。可实际上,蝉是活不过秋天的,而且蝉是为了表达自己的喜悦才唱歌。当他在一个无比黑暗的环境下生活了四年,终于破土而出,这难道不令它感到高兴吗?
在现实生活中,蚂蚁才是最不讲理的那一个。由于其他昆虫都没有蝉这种在树上打洞的能力,但又沉醉于树汁的美味,于是开始抢夺蝉好不容易打出来的“树井”。其中蚂蚁是最不知羞的家伙,它们有的咬它的翅膀,有的则拉扯它在树干里的嘴。蝉被弄得实在烦了,就飞走了,而那甜美的“树井”就这么被蚂蚁们占领了。
有的昆虫看上去游手好闲的,可是读了以后才发现原来它们为了生存在进行着无比激烈的竞争啊。是法布尔先生令我领悟到那些看上去微不足道的昆虫其实是非常神秘伟大的存在。只有我们用无限的爱心和不懈的努力才能获得自然界宝贵的真理。
这里充满着最真实,最自然的世界。虽然残酷,但却神秘,虽然危险但却无时无刻不在吸引着我们进一步探索这奇妙的昆虫世界。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