叁五范文网 >个人总结

检验科个人事迹8篇

大家在撰写事迹材料的时候需要注意用词恰当,不管写什么类型的事迹材料,我们都要确保事迹是真实的,以下是叁五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检验科个人事迹8篇,供大家参考。

检验科个人事迹8篇

检验科个人事迹篇1

光阴流转,时光消逝。岁月虽然留给他的是满脸沧桑的皱纹,但每一条皱纹也正是他奋斗足迹的见证,他就是化德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鼠疫检验员xx。

65岁的xx,按理说已经退休完全可以安享晚年了,但他依然战斗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因为他不能忘却他心中那份“只要有疫情,我们从来就不敢懈怠”的职责。

翻开历史,我们不难看到鼠疫曾在人类历史上造成的极大危害。如今,虽然鼠疫已经十分罕见,但仍未完全消失。化德县地理位置独特,被列入自治区级鼠疫防控重要地区。鼠疫防治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工作,每年春秋两季的鼠疫疫情监测都要在条件较差的乡村开展工作,每次至少工作两个月以上,特别是从事鼠疫检验的工作人员,每天与老鼠、跳蚤、细菌打交道,在工作中,随时都可能出现危险,在行业内曾经流行这么一句话“远看是个要饭的,近看是防疫站的”,也正是这句话,切切实实反映出鼠疫防控工作的苦与累。

在xx刚参加工作那时,正是化德县鼠疫防控初期,出行几乎靠走,居无定所,走到哪里住到哪里,过尽了风餐露宿的生活。从1981年从事鼠疫检验,xx一直坚持在第一线。“在八十年代工作,生活条件都很差,特别是在住宿方面,都是住老百姓几间土房,用布帘隔开一个小间一个小间采取防护。”xx介绍说。

然而,面对如此艰难的条件,xx在这个最苦最累的行业一干就是40多年,到现在,即便有了工作车辆,但是鼠疫防控点车辆根本不能到达,防疫工作基本还是靠腿,鼠疫防控点上依然不能洗澡。但是凭着对这份事业的热爱,xx一直坚持到现在。40多年来,在鼠疫防控季节,他几乎每天都是天蒙蒙亮就进入实验室,一工作就是12个小时。按照病毒检测实验室要求,每进入一次实验室就需要更换一次防护服,为了省一身价值200多元防护服,他几乎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卫生间。到了冬季,为了给单位节省点实验、检测费用,他的实验室从来不开空调,正是他这种无私、敬业的奉献精神,被单位的同事尊称为“三哥”。

鼠疫防控工作确实苦累,除了要面对孤独,还要面对严峻的恶劣自然条件,严寒酷暑、风吹雨打在他眼中都是小儿科,当地的沙尘暴、白毛风才是他们的巨大敌人,即便面临这样的条件,他的鼠疫防控工作也从来没有停下脚步,一次又一次的及时发现判定了化德县的动物鼠疫疫情,得到了上级领导和同行的信任和好评。41年间,他任劳任怨、埋头苦干,在鼠疫监测工作中历尽艰辛,无私奉献,从1987年到2021年期间有17个年份均及时检出并判定了化德县多起动物间鼠疫疫情。特别是2019年11月份他又及时检出并判定了一起人间鼠疫,在确诊人间鼠疫病例后,xx几乎都是一年不回家,连续工作,为保护人民群众健康筑起了牢固的“防火墙”,老丈人去世的时候他都没能回家送老人最后一程,虽然面对的是家人的埋怨,但他深知自己这份工作的责任重大。

“经过这么多年监测鼠疫,对咱们及时检出鼠间鼠疫,防止人间鼠疫有极大的作用,只有及时早期解除鼠间鼠疫,才能防止人间鼠疫波及人间。所以这么多年我能坚持下来也是一种责任,也是对党的使命的一种坚持。”xx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困难与挑战面前,他没有退缩,而是选择逆水行舟、迎难而上;在责任与期待面前,没有放弃,而是选择勇挑重任、迎接挑战。太多的困难,他勇于克服;太多的委屈,他含泪咽下。所有的付出、所有的努力,只为了心中的一份责任、一份情怀和一种坚守。

“他在从事鼠防工作40多年,一直兢兢业业、任劳任怨,舍小家为大家,从来没有提出特殊的要求,一直坚守在最基层,是咱们应该学习的楷模。”化德县疾控中心鼠防股股长张江如是评价道。

由于多年的坚守和出色的工作成绩,xx也得到了各级的肯定和好评。1993年9月,被卫生部、铁道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授予“全国卫生防疫防治工作先进个人”;2012年3月,被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评为“全区鼠疫防治工作先进个人”;2001年,分别被乌兰察布市卫生局、化德县委和政府、化德县卫生局评为“卫生工作先进工作者”;2002年9月,被卫生部、国家经贸委、农业部、水利部授予“全国地方病防治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04年3月,被锡乌张呼联防委员会评为“联防地区2003年预防控制鼠疫工作先进工作”;2006年,评为“2006年度优秀共产党员”;2021年7月,被乌兰察布市卫健行业党工委评为“全市卫健行业优秀共产党员”;2021年12月被评为 “中国网事·感动内蒙古”2021十大年度网络人物。

检验科个人事迹篇2

今年42岁的xx,是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放射科医生,宣恩县李家河镇老司城村人。

1月19日,他带着10岁的儿子从杭州回到家乡与亲人团聚。随着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原本计划1月27日返回杭州的xx取消了行程。

1月29日晚,xx主动向宣恩县卫生健康局“请战”,愿意参与李家河卫生院疫情防控救治工作。1月30日早上,xx走进卫生院,成为该院一名“编外医生”。

xx从医20余年,主要从事放射科临床医学研究,在此次疫情防控中,xx发挥自己优势,参与卫生院影像学报告诊断。

李家河卫生院进出口只有一个大门,医护人员和患者通道通用,xx与卫生院商量改造,按照传染病楼两通道、三分区的标准,隔离出医护人员通道、患者通道,分开清洁区、污染区和半污染物区。同时,针对通道还改造两个小门出入住院楼,该院在卫生院大门,也专门用隔离带分开为进、出口。

该卫生院医用物资紧张,xx便多渠道联系,为卫生院筹集捐助医用防护物资。“又捐物资,又捐技术,真的很感动。”李家河卫生院院长段万能表示。

家住来凤县大河镇大坝社区的'杨铮,2020年从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毕业后在外地一企业上班。学习临床医学专业的杨铮看到监测点人手不够,主动申请参加疫情防控工作志愿者服务。他每天工作12个小时,排查过往车辆,为车上人员检测体温,同时利用在学校学到的专业知识,指导执勤人员规范防护措施……

检验科个人事迹篇3

孙xx,中共党员,副主任护师,本科学历,1998年7月毕业于xxx省中医药大学护理专业。1999年3月参加工作。现任xxx省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护士长,呼吸内科党支部组织委员。xxx省医促会呼吸与危重症专业委员会委员;东北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护理委员会常务委员;xxx省老年医学研究会急诊专业委员会委员;xxx省老年医学研究会伤口造口护理专业委员会委员;xxx省医师协会数字骨科委员会委员。担任院级层级委员会成员、标准及咨询护理管理委员会成员、健康教育委员会成员、xxx省医院vte预防护理管理小组成员、院级压疮小组成员。

从事护理专业已有近二十余年,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业务水平,严谨的工作态度,较强的工作责任心。带领呼吸护理团队完成基本护理工作基础上,不断创新,多次取得“优质护理服务先进病房”荣誉称号。

在疫情期间多次带队参加核酸采集支援工作,圆满完成领导交给的任务。在护理工作中,积极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积极投身于护理事业中,为我院的医疗护理工作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呼吸科重病人多,每次抢救危重病人,她总是先到现场,在科主任的支持下,科室逐渐成立一套特色肺康复流程,让枯燥的肺康复变成了生活中的乐趣。

多年的护理工作中她尝到工作繁忙的苦、病人感谢的甜、愧对家人的酸、病人指责时的辣,唯一不变的是她对护理工作的热爱,探索求知的路永无止境,她会一如既往的坚定信念,实现着自己的人生目标和价值,守护着患者的健康,也用自己的爱心让优质护理服务之花更加绚烂!

检验科个人事迹篇4

“支援时长不定、任务不定、检测对象不定。”17日晚10点30分,一份紧急通知下达了。面对未知,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的医护人员没有迟疑,次日7点便到医院集合。8点30分,15名队员全部完成核酸检测院内二次培训,随即奔赴昌平支援核酸检测点。

耳鼻喉主管护师xx是两个孩子的妈妈,也是这支队伍的队长。接到通知后,她立刻与家人沟通,将孩子托管给老人,准备“应战”。xx告诉守护君,“支援通知来得非常紧急,面对诸多的未知因素,还是会有压力的,但这是我想做的事,我不会退缩。”

15人分为五组,从早8点到夜里12点轮班更替,共同分担采样工作。几天以来,没有一位队员申请提早换岗,每个人都在坚守。“没关系,我不累。”每到换岗时,xx听到最多的就是这句话。

结合医务人员的身体精力,小队会灵活调整采集岗位,人多的时候两组同时上岗,增加采集点位,减少市民的等待时间。

看着护目镜下一张张被汗水打湿的面孔,前来检测的市民们既感动又心疼。“你们真是太辛苦了。”“没事,你可以慢些的,我不急。”声声温暖的慰问化解了夏日的暑热,在医护人员的心中撑起了一片荫凉。

下午的日头转了,晒到了遮阳伞下的医务人员,市民们还贴心地主动提醒社区服务人员调整伞的位置和角度。社区服务人员立刻撑起了更多的遮阳伞,并提早为医护人员联系好临时休息的酒店。

从6月17日到19日,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共计派出3批45人(44名护理人员,1名技师)支援大兴区、昌平区3个核酸检测点的工作。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儿科护士长王雪艳是此次支持大兴区的15人医疗队队长。她告诉守护君,“在本次疫情中,不论市民、医务人员还是社区服务人员,我觉得我们的心都是连在一起的。我不觉得辛苦,我觉得我的每一分付出都很值得。”

检验科个人事迹篇5

在北京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延庆医院(以下简称区医院)健康人群核酸采样室护士长xx荣获“北京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称号,并在现场接受表彰。疫情期间,xx扎根在疫情防控的最前沿,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坚守,带领核酸采集团队保质保量、圆满完成样本采样53603件,用行动彰显医护人员的抗疫大爱。

白衣执甲,逆行出征。xx说:“作为临床护士,能够被评为北京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戴着大红花到北京会议中心参加表彰大会,我感到无比的`激动与自豪。”

4月23日,xx接受区医院工作安排,全面负责核酸采样室工作。“应检尽检、愿检尽检”是北京防控疫情的重要目标,也是xx和同事们的工作目标。当天,她和两位同事共同学习了核酸检测理论授课,现场观摩了医生的实际操作,并在一天之内掌握核酸检测技能,熟谙核酸检测全流程,第一时间补充区医院核酸检测人员缺口。

次日,健康人群核酸采样室成立,她与同事火速上线,包揽科室核酸检测工作。空闲之余,大家互相充当“被检测者”,用自己人练手。xx亲自体验鼻咽拭子和口咽拭子两种检测,深刻体验检测流程,做到感同身受,方便和被检测者沟通。

她边实践边总结,一步一个脚印,确保采样工作顺利进行。随着健康人群核酸采样室工作步入正轨,区医院领导告诉她:“采集任务越来越重,一定要做好传帮带工作,尽最大能力培养院内护士掌握咽拭子采样技能。”迎接和培养新学员便是健康人群核酸采样室另一项主要工作,“评估病人是否饮酒、是否刚刚进食,是不是刚刚吃过口香糖。”“双侧扁桃体、咽喉壁是必须要采到的部位。”“要提前告知被检测者,样本采集时偶有不适,请他们配合。”每天,她事无巨细地重复、再重复。如此反复,她和同事共同完成了院内200多名护士的核酸检测培训工作,为区医院培养了一支技术过硬的核酸检测标本采集队伍。

在数月的核酸检测工作中,xx从人员管理到场地设置,从学习培训到实际操作,从物资储备到就诊建卡、开单、登记、采样、核对、送检、流程制定……每一项工作都要求她稳中求进。在普通人看来,核酸检测只是短暂的几十秒,但前期准备工作和后续送检流程却非常繁琐。例如登记,要求检测人员的姓名、电话、居住地等信息都精准全面,不容有误。前期,医护人员通过检测者口述录入电子信息,再反复多次核对,确保信息准确性,若遇到外来人员,沟通困难、口音难辨,既费时又费力,甚至使用地图辅助确定人员来自哪里。xx鼓励大家:“办法总比问题多。”她和科室同事量身制作纸质表格,让患者先手动填写信息,再按照表格录入电子信息,最后再进行核实。如此一来,准确率和工作效率大幅提升。

工作中,她还是年轻医生心中的“定盘星”、科室的“大管家”。她常选择最琐碎、最耗费精力的工作去做,接听咨询电话,每天为无数来电者答疑解惑;协助医务人员穿脱防护服,检查防护是否到位;随时检查防疫物资储备情况,确保医务人员防护安全;偶遇患者的各种不配合、不理解,她耐心解释,秉承优秀医者的工作态度。

她说:“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各级领导、诸位同事、家人的支持和帮助,更离不开广大患者、家属及采样人群的理解和配合。我将一如既往,践行初心使命,扎根基层,扎根临床,积极学习进取,用实际行动热情为患者服务,守护病患健康。”

检验科个人事迹篇6

xxx,23岁,共青团员,现任延庆分公司二队保修工。工作虽平凡,但他爱岗敬业、踏实肯干、虚心请教老同志、认真钻研修车技术、细致做好工作记录,工作中不怕苦不怕累,从来没有听到他抱怨。车队每年启动冬防工作后,他都主动申请值早班帮助司机着车,他的奉献精神,车队的同事都看在眼里。

2016年2月22日早晨,家住延庆的九零后小伙他乘坐919路公交车去北京市里修手机,途中无聊翻看手机打发时间,无意间发现一条qq群消息,内容大概是,一位66岁的老太太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处于昏迷状态,正在急救室抢救,但现在血库急需b型阳性血,希望爱心人士前来救助。到了市里,他没有想太多,救人的事一分一秒耽搁不得,抱着试一试的态度,直奔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准备献血。到医院后他证实了qq群的那条消息,得知这位患者得了重病,急性贫血,医院急需血源。很快,他在医生带领下验了血,血型恰巧与患者相同,并立即献了400毫升血,他的血流入了这名等待救助的患者体内,患者终于脱离了危险。患者家属万分感激,他微笑着说:这是我应该做的。他只是一名九零后,而他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传承着雷锋精神,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诠释了关爱社会和无私奉献的精神,传递着社会的正能量。

5年集团组织保修工技能大赛,这期间,他认真学习,不断强化训练,最终从几十名参赛选手中脱颖而出,参加了公交集团技能大赛,这些参赛机会,使他快速成长,成为延庆分公司保修中心技术能手。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他以求真务实的态度辛勤奉献着。他说:“作为一名技术工作者,时刻都要以严、细、实的工作态度来面对每一项工作”。

检验科个人事迹篇7

xx,1968年12月出生,毕业于包头医学院,现任鄂托克旗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主任,自1992年毕业后,他毅然选择了自己钟爱的医学检验事业,凭着对本职专业的爱好和执着,这一干就是25年,他用先进的医疗技术为患者们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精益求精 为临床提供精准检验报告

检验科是一个朝气蓬勃的团队,围绕“科室发展促医院发展”的主题,狠抓青年检验师专业技术水平,在科室内部定期开展业务学习的同时,日常工作中实行“传帮带”策略,在xx的带领下,检验科全体职工扎实苦练基本功,不断提高检验质量,努力为临床提供数据精准的检验报告,从而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做好一件事不难,难的是做好每一件事,一直坚持下去,使每份检验报告准确发出”。这是xx从医25年来始终不变的职业信条。在检验科,穿梭于各个组室成了工作后的全部天地,大量的标本和试剂是每天工作的主题。即使每天面对机械的重复工作,有时候会累到胳膊都抬不起来;即使每天要处理各种各样枯燥繁杂的工作,而xx总是给人一种胡杨般积极向上的力量,他依然乐观、努力、敬业,他积极的态度影响着检验科所有工作人员,潜移默化的带动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团队。

开拓创新 扎实推进“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

鄂托克旗第二人民医院是一所新建的基层公立医院,也是鄂托克旗棋盘井镇唯一一家公立医院。多年来一直致力于解决广大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积极发挥公立医院公益性。如何最大限度的受益于百姓,这也是xx心中的头等大事。为了解决当地农牧民和居民朋友们到外地奔波检查的问题,应广大患者需求,在上级部门批准、院领导和xx的共同努力下,医院与呼和浩特市金域检验中心合作,在院内新增“心梗三项定量试验”、“唐氏筛查”、“诊断h7n9禽流感化验”等多种新检验项目。届时,患者们在家门口就能做相应检查,不仅免去了外出检查的奔波,而且节约了不必要的支出。

2017年6月,为了改善患者就医体验,为百姓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在xx主任的建议下,鄂托克旗第二人民医院引进检验单自助打印系统,患者在门诊大厅只用就诊卡或二代身份证在机器上一刷,不到一分钟,报告单就自动打印出来了,操作简单、方便、快捷。自助打印系统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还提高了报告发放的准确性,缩短了患者排队等候时间,减轻了窗口工作压力,避免了在检验窗口取报告时有错拿、漏拿、易丢失、易泄露个人私密信息等问题。检验科一系列利民、便民新举措得到了患者们的一致好评。

在xx“高标准、严要求”的精细管理及检验科全体医务人员的努力下,鄂托克旗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于2016年顺利的通过了自治区二级实验室的认证,并承诺在同级别医疗机构中实行检验结果互认,曾荣获2015年度“先进集体”荣誉称号。新建基层公立医院、科室人性化和温馨化的服务态度得到了本地及周边地区患者们的认可。

爱患如亲 做患者心中的好医生

“微笑是照射进心灵的阳光,是撑起和谐医患的桥梁”。检验科是医院重要的窗口科室,是展示医院文化、科室风貌的重要平台。在“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的今天,xx要求检验科全体医务人员要在日常工作中将优质服务精细化、温馨化,耐心为患者答疑解惑,并告知每一位患者取化验单的时间和地点。

由于基层公立医院医学检验专业技术人才紧缺,工作任务繁重,xx常常会亲自到窗口为患者采血。为了减轻患者痛苦,“一针见血”是他对多年来对自己不变的要求。在日常工作中,经常会有小朋友看到面戴口罩的医务人员就吓得大哭起来,xx总会面带微笑的对小朋友说:“宝贝,别害怕,穿白大褂的叔叔是魔法师,你闭上眼睛,我们变、变、变!”。小朋友紧张的情绪渐渐冷静下来,闭上眼睛,顺利完成了采血工作。面对各类疑难采血病例,xx总是有办法顺利完成采血工作,他对工作的耐心、热情,对患者的细心、温馨,得到了医院同仁及广大患者的认可。

四季轮回、时光变迁,25年来,xx用无数份合格的检验报告述说着对医学检验的热爱,他始终在自己平凡的医疗岗位上默默奉献,用自己精湛的专业技术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今后,他将带领着积极向上的检验团队,继续坚守在医学检验的岗位上,为百姓们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

检验科个人事迹篇8

王xx,1972年出生,主任护师,中共党员,现任xxx省医院南岗院区护理部主任。曾先后到日本富山县市立砺波综合病院、新加坡“国际护士会”、国家卫健委举办的“全国护理部主任岗位胜任能力培训班”研修及参加培训,并取得优异成绩。同时,她还是中华护理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专家库成员,在省内多个委员会担任副主任委员和委员。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突然爆发,王xx主任闻令而动,挺身而出,多次请缨!全面落实上级部门的安排部署和单位的具体要求,始终带领南岗院区全体护理人员工作在疫情防控第一线,临危受命,奋勇当先,她既是指战员又是吹号人。

王xx身为共产党员、院区护理部主任的她,为了守好疫情防控工作大门,她同院领导共同规划院区布局,设置发热门诊、隔离病房。短短两天时间里,符合标准的隔离病区建成了,预检分诊、核酸采集的人员组成配备到位。她每天到隔病区亲自把关,督导各班次工作,指导护士长疫情期间排班模式,并有计划地贮备防护物资,确保一线供给。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从20xx年初至今,南岗院区先后派出7支护理队伍近200人驰援绥化、湖北、望奎火焰实验室、省疫情防控救治中心、社区核酸采集站及集中隔离点的防控工作,她每天都要忙碌到深夜,紧急启动人力调配方案,选派合适人选。每一次送队员们出征,她都要连夜为她们备防护物资,援助队员每次临行前,她都拉着姐妹们的手在思想上鼓励她们要服从指挥,尽职尽责,嘱咐每一位队员发挥专业特长的同时做好个人防护,早日平安归来。在生活上她全方位做好后勤保工作,向英雄的家属们送去真诚的问候和由衷的敬意。

严谨的作风、专业的素质铸就了高品质的工作质量。2021年1月,xxx医院南岗院区代表全省唯一一家综合医院,接受国务院疫情联防联控检查,她所带领的护理团队受到检查组和省内相关部门的一致好评。自担任南岗院区护理部主任多年来,她深知自己是联系院领导和护理人员的桥梁和纽带,她既要为领导当好参谋,也要为全体护士做好向导,31年的工作经历为她从事护理管理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她将继续立足岗位,勤奋工作,履尽职责,为提升护理人员整体形象增光添彩!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防疫社区个人先进事迹8篇

护士节个人事迹8篇

2023最美铁路个人先进事迹8篇

学雷锋标兵个人事迹8篇

入少年队个人事迹推荐8篇

18大个人事迹精选8篇

节能个人事迹8篇

村个人环保先进事迹8篇

先进疫情个人主要事迹8篇

抗击疫情个人事迹范文8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12932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